传媒论文:浅谈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创新之举——以《中国新闻》为例
来源:未知 2020-09-17 18:06
《中国新闻》是于CCTV-4创办的同一天开播的新闻栏目,从开办之初开始,就以其开放的精神特质、国际化的表达、自然明快的播报,打破常规的编排方式等创新改革的做法在国内新闻中
传媒论文:浅谈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创新之举——以《中国新闻》为例
摘要:《中国新闻》是于CCTV-4创办的同一天开播的新闻栏目,从开办之初开始,就以其开放的精神特质、国际化的表达、自然明快的播报,打破常规的编排方式等创新改革的做法在国内新闻中独树一帜,在整个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
关键词:中国新闻 创新 开放
《中国新闻》的前身是创办于1992年10月1日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是CCTV-4最重要的新闻栏目品牌之一。成立之后历经多次改版,栏目名称1993年改变为《新闻》,1994年又更名为《中国新闻》,之后一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新闻》重点节目每天有21点、12点、8点、4点四个时段,除21点的节目为30分钟外,其余3个时间段均为1个小时,在内容和时间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了各目标接收地区的时差问题。《中国新闻》是一档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风格的新闻栏目,现行口号是“全球新闻,中国播报”。它之所以有明显的辨识度,来源于成立之初《中国新闻》团队对自己努力开拓国际视野、向国际化迈进的要求,来源于根植在编辑、记者内心深处的创新精神,在新闻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的大胆突破,在整个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
一、致力于改革创新,开中国电视新闻风气之先
每一小步的突破和创新都无比艰难,但《中国新闻》节目从成立之初开始,几乎每一个毛孔都呼吸着充满“创新”的新鲜空气。
(一)打破常规的主题化编排方式。以往在新闻节目的编排顺序上,全国上上下下的电视台都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固定模式,即“先国内后国外、先领导后群众、先高领导后低领导、先时政后民生”等。《中国新闻》勇敢打破这一惯例,根据新闻性的重要程度、新闻价值的高低来确定节目编排的前后顺序,侧重报道涉台、港、澳新闻,国际突发事件新闻会被放在头条位置;在国内、国外新闻的先后安排上,打破以往的国别模式,而充分考虑新闻内容,按照同类性质的新闻消息进行组合、海内外舆论组合交叉等方式进行编排,内容的衔接上更舒适、自然、流畅,同类型事件的相互对比、不同舆论观点的相互碰撞,让节目的内含更丰富、更立体、更深入。同时改变过去那种“只报喜不报忧”的做法,主动去报道有较大影响的负面新闻,并且尤其重视后续跟进报道,在这个过程中,辨别是非、引导舆论、以正视听。
(二)加强新闻评论,传播“中国声音”。当前,数字化技术革新推动信息革命逐渐走向深化,在这个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世界舆论”中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需求不断增长。自2009年8月的改版以来,《中国新闻》加强了新闻评论的份量和力度,要求大事发生时,要力争“首发”,同时具备持续跟踪报道的能力,另外,加强“即时点评”,强调发出第一时间的信息和第一时间的观点,即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要在最近一档的新闻中请专家及时点评,并对重点档新闻中新闻评论的占比做了规定。新闻事件是信息,评论也是信息,是给受众提供的意见性信息,通过主播和专家提供的更多相关信息,从多个侧面、多个视角丰富新闻内容,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上传播“中国观点”、发出“中国声音”。
(二)牢固树立对象意识,拉开两岸电视合作序幕。台、港、澳地区及海外观众是《中国新闻》的主要传播对象,考虑到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等因素,《中国新闻》的编辑、记者从受众角度出发,树立极强的政治意识,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如当新闻中涉及到国家和党时,用“中国”、“中国共产党”,而不用“我国” “我党”;和台湾对应使用时用“中国大陆”,不能用“内地”;和香港、澳门对应使用时,用“内地”而不能用“大陆”。另外,关于我国经常使用的一些概括性词语如 “三严三实”等,在《中国新闻》中涉及到时一般讲明具体的内容。1995年,央视与台湾第四大电视机构、也是第一家卫星电视机构TVBS达成协议,以直播的方式互为对方提供新闻,两岸电视合作就此拉开序幕。具有深刻的历史性意义。此后,台湾的民众可以通过TVBS看到央视为他们制作的新闻,大陆民众也可以通过央视看到TVBS为大陆制作的新闻。
(三)生动的现场感。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在开播的第一期节目里在新闻的报道方法上就有了“惊天之举”:3分多钟的头条新闻没有一句解说词,全部由记者高丽萍在天安门广场的现场报道的形式贯穿下来。此后,记者擅长做现场报道一度成为《中国新闻》独有的特点,配合现场采访、大量采用同期声等手段,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涌现出了一批很有名气的记者。当时,《中国新闻》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以现场采访为主的消息类栏目,为生动的采访形式,新颖的编排方式、以现场采访为主的特色在开播后成功打响。同时,为规范现场报道,《中国新闻》出台了详细的记者出镜规范,包括出镜记者着装、画面景别、播报内容等,细化到出镜景别要卡到第几个纽扣,成为《中国新闻》辨识度明显的品牌化标识。制作新闻的过程中,《中国新闻》的记者不断学习、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如《昆明禁毒纪实》系列报道节目借鉴了当时海外记者的报道手法,不是回到机房,而是由出镜报道记者用摄像机在现场配音,这样出镜播报的声音和新闻配音的声音都在现场完成,真实的音效突出了新闻的现场感。再比如以往中央电视台播发新闻发布会消息时,电视上呈现的只是口播,没有图像新闻,记者是不拍发布会的。《中国新闻》最早开始拍摄新闻发布会,不仅出画面,而且还会在新闻中播出发言人的同期声。
(四)独特的报道视角。90年代时,在很多人心目中,气象、健康等民生类内容不能算作新闻。但是《中国新闻》记者在观摩台湾电视台新闻时,却发现台风预告预警、流感来袭、提醒大家接种疫苗等内容经常出现在新闻里。本着“老百姓关心的话题都可以试一试”的创新意识,气象、健康等民生新闻开始成为《中国新闻》的常态新闻。“会议新闻枯燥”这是很多人的印象。《中国新闻》首先尽量减少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对一些重要的会议新闻、政策新闻,记者也采取打破常规报道方法,从会议、政策中发掘最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老百姓关心的民生新闻,会议本身只作为一个背景,这样会议新闻就会更好看,传播也更有效果。这也成了《中国新闻》的一个特点,深受台、港、澳和海内外观众欢迎。
二、主持人在播报方式、形象等方面实现突破
《中国新闻》的现任主播包括梦桐、宋一平、王端端、周瑛锋、纪萌、王洲等,在新闻传播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新闻》的主播们坚守着电视新闻播报的主流路线,在继承传统播报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推动电视新闻播报方式不断朝着高品位方向发展,而这种创新基因也可以追溯到《中国新闻》成立之初。最早的一批播音员如徐俐、丁凡、程前、高丽萍、王静芳等是面向全国公开招考来的,他们在各地方台都已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如徐俐在来《中国新闻》之前,在地方台已工作了14年。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凭借已打下来的坚实基础,根据《中国新闻》定位,很快在播报方式、形象等各方面都实现了突破。
(一)自然明快的播音风格
主持人是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他们的表现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节目的收视效果。《中国新闻》在开播之初就实行了由主持人播报导语进行串联的方式,在要求主持人要改变以往那种过于严肃、居高临下的说教语态,与受众建立平等关系,以自然亲切的新形象为受众传播信息之余,形式上非常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率先提高播报语速。播音员加快语速后,这种播报方式快而不乱,清晰传递信息,不仅新闻感增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也增多了。另外,《中国新闻》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客观、理性、平实、自然,没有套话和空话。这种自然明快的播音风格在《中国新闻》开播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在业界更是引发讨论、引起效仿。
(二)“洋气”的个人形象、开放的精神特质
《中国新闻》在与TVBS进行两岸媒体直播合作时,TVBS的一位负责人评价到:没想到大陆主播的气质这样好,好洋气。“洋”与“土”相对,在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大背景下,这两个词都不仅仅指字面上的含义,深层里更意蕴着闭塞、封闭的环境和心态以及相对应的开放的态度和格局。而“洋”这个字眼被赋予这种特定的开放气质,是时代急需的一种精神特质。
为了适应台、港、澳和海外观众的收看心理和习惯,早期的播音员们几乎天天观摩台湾电视台的新闻,学习岛内主播那种活泼松弛、贴近观众的播音风格,思考他们的特点与自己长处的结合点。正是在开放的、充分吸纳、学习的心态下,《中国新闻》播音员们成就了自己的“洋气”、节目的“洋气”,也渐渐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播音风格,不但受到台、港、澳和海外观众的喜爱,也赢得了国内观众的赞扬。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主持人也成为了《中国新闻》的招牌、CCTV-4的标识之一。
《中国新闻》从开办至今已有20过年的历史,以其开放的精神特质、国际化的表达、自然明快的播报,独特的视角、言之有物的新闻以及生动的现场感等追求为这个栏目埋下了创新的基因,通过20多年不断改版中的求新求变,一直在国内新闻中独树一帜、引发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