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论文:降低除氧器蒸汽耗量(三)
来源:未知 2020-12-14 11:46
结论:差值最大为12t/h,偏差超过5t/h的波动次数为9次(总次数为24次),故该波动幅度及频次偏低,以上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六: 规程制定不完善、标准制定不完善 确认内容:根
结论:差值最大为12t/h,偏差超过5t/h的波动次数为9次(总次数为24次),故该波动幅度及频次偏低,以上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六:规程制定不完善、标准制定不完善
确认内容:根据《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 12145-2016)内容要求的锅炉给水质量指标,对照净化厂溶解氧指标,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检查、验证其操作规范的合规和有效性。
结论:除氧水工艺指标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且操作规程经过厂级会审,规程是合规且有效的,以上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七:计量仪表测量不准
确认内容:除氧器单台配有就地液位计、就地压力表、远传液位计及远传压力表,位号为406-PT-40101/40102,406-PG-40101/40102,406-LT-40101A/B,406-LT-40102A/B,406-LG-40101A/B,406-LG-40102A/B,确认以上仪表检验及校准符合《化学工业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办法》相关要求。
结论:除氧器上配备的计量器具按标准要求划为C类管理,且严格按照检定和校准期限复检,保证测量精度合格,以上因素为非要因。
针对以上13条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后,小组确定填料损坏、蒸汽供给过量、除氧器进水温度偏低为要因。
末端因素 |
确认标准 |
确认方法 |
确认时间 |
确认结果 |
填料破损 |
填料外框架无破损、断裂,丝网无变形且未脱落 |
打开人孔检查 |
2018年8月 |
要因 |
除氧器进水温度低 |
除氧器要求进水温度在50℃-70℃ |
查阅运行记录 |
2018年6月 |
要因 |
蒸汽供给过量 |
实际消耗蒸汽量高于理论消耗汽量的10% |
查阅数据历史趋势 |
2018年6月 |
要因 |
要因汇总表 制表人:龙飞飞 2018/08
九、对策制定
要因一:填料破损
对策:新装丝网块碰头处,用不锈钢钢丝加固,同时将固定丝网块的螺栓全部焊死,避免螺帽脱落的可能;上层方形预留口全部重新焊接上分水角钢,并将新焊接的角钢与支撑扁铁用不锈钢钢丝固定。
对策分析:
该部分填料组件位于旋膜器之下,90°分水角钢为淋水篦子,丝网块为汽液过滤网,给水经过淋水篦子与上升的二次加热蒸汽接触在此进行二次除氧。
2015年曾因为更换填料,在丝网组件最上部的两层分水角钢中心,切割了800×800的方形口,作为之后填料拆装活动通道。
而在使用过程中,大量蒸汽通过二次加热管线进入除氧头,不断由下至上冲击丝网组件,下层丝网因纵横交错的扁铁及螺栓固定,保存情况较好,只有部分螺栓因震荡导致螺帽脱落。而上层丝网却因缺少压件及固定措施,在蒸汽及除盐水的上下夹击中,发生了严重的破损、变形及位移的情况。
要因二:除氧器进水温度偏低
对策:小组通过末端控制及源头控制两个方面梳理解决方案
对策:建立除氧器进汽量与进水量的关联控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