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公民社会”观
来源:未知 2019-07-10 15:08
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的概念,诸多政治哲学家早已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包括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这些哲学家的见解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
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公民社会”观
魏冰玲[1] 魏景宏[2]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的概念,诸多政治哲学家早已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包括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这些哲学家的见解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社会政治学者也曾对公共和私有概念予以区分和讨论。本文首先介绍并阐释了公民社会概念的起源和变化,从政治社会到与国家分离的独立公共领域。回顾了黑格尔对公民社会的解读,他认为公民社会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三重模式的公共领域。依马克思的之见,重点在于确定公民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而公民社会包含个人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所有物质关系。
关键字: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公民社会
The perspectives on civil society of Aristotle,Hegel and Max
Bingling Wei,Jinghong Wei
This paper studies perceptions of the public sphere and civil society that have been discussed extensively b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from Aristotle through to Hegel and Max. These philosophers have deeply impacted on modern societies. The public-private distinction has been discussed by many western socio-political scholars.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and explains the origin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notion of civil society from being a political society to a public realm as an independent area separated from the state. Second, Hegel’s interpretation of civil society seen to be a public sphere in the tripartite model of state, society and household is reviewed. The paper then analyses Max’s prospection of civil society.
Key words: Public sphere, Private sphere,Civil society
一、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社会”观
“公民社会”的概念是由希腊政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他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将领域称作“politike koimonia”,并将其定义为政治社会或社区。[3]在一些政治团体中,短语“politike koimonia”被译为社团或结社参与,即公民社会。[4]其主要思想是讨论私有、经济交流和社团以及国家限制的重要意义。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法律界定的规则制度下,“politike koimonia”是指公民自由的公共伦理政治共同体。 [5]然而,法律本身被视为具有社会思潮、价值观和规范的含义,这一整套价值观和规范不仅定义了政治过程,也规定了道德的首选形式和相互作用的实质性形式发展规则的基础。[6]如今,可以从象征意义上表明希腊人“politike koinonia”(公民社会)的概念缺乏许多差异与对立,这意味着领域被理解为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差异。
若存在团结的组织群体,且其公民的行为能完全统一,则“politike koimonia”(公民社会)才被看作是社会群体团体的领域。[7] “公民社会”这一术语是用来解释一系列政治团体形成一种成员制度,以确保法律管辖范围内的和平秩序。[8]从这个意义而言,加入团体并守法的公民可以从国家对个人权利的家长式保护中获益。根据Cohen和Arato之见,“politike koimonia” 的概念只是指有一系列目标的集体统一组织,这一些列目标最终形成“共同信念”、“参与统治且被统治着的公民”,理论上看是某个相对问题的代表,前提是假设生活中存在一系列共同目标。[9]
从这个意义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化”概念是无可厚非的。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一概念早已融入了传统的政治哲学。这是民主参与模式的先例,即所有公民都参与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公民社会使古典自由主义的概念出现,而现在的古典自由主义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人们对亚里士多德“politike koimonia”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那么公民社会的概念也演变为一个领域,其中公共生活和民主公民社会之间有了清晰的界线,城邦和家庭之间有了中间领域。[10]事实上,公民社会的概念被改为领域经济,这与政治迭代,即自由的环境、没有政府或国家的监管和干预形成了对立。因此,公民社会,毫无疑问是由“个人目标、活动、利益和机构本身”组成的私有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 [11]Thornton则认为,人们经常使用私有领域一词,而非公民社会。在她看来,家庭是一种独特的私有领域。古典自由主义则认为,家庭相对于公民社会而言是私有的,是一种海市蜃楼。
市场领域和家庭领域两种概念都是“私有的”,与公共领域相反。所以,是否公民社会因此而受到挑战呢?需要明确划分公共/私人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politike koimonia”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公民社会被定义为私有家庭和公共国家之间的区别。[12] 在托马斯•霍布斯的主权国家理论中,国家与社会的两个分支主题(政治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社会契约”是相关联的。[13]他认为,主权造就了不合群却理性个体的独特“社会”纽带。[14]霍布斯认为一个国家是由社会契约而非社会创造的。国家权利完成了社会整合。虽然霍布斯的观点几乎接近希腊人的理解,即解释了政治社会作为整体权力制度的概念,但他很快意识到,过去观念是依赖于根深蒂固的道德法则概念,而不是实际法律约束的立法或指令。[15]社会契约涉及将公民社会和政治分为两种制度。[16]政治制度是主权国家,公民社会则居于“两者之间”。虽然政治制度是其主体部分,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公民和政治生活之间的差别这两个方面,以维护受法律管辖的私有活动领域的相关制度,这仅仅是以道德和公民关联规则为依据罢了。
与霍布斯观点不同,约翰•洛克认为让公民社会处于法律规定的团体、契约和财产之间,则社会契约也会因此加强。[17]他保留政治和公民社会与国家不同的观点。表面上看,洛克认为它包括政府国家的透明身份。[18]但是,他清楚地区分了政府与社会的不同。他确实发现了政府和社会权利[19]之间的差异,重点强调了“政府解体”和“社会解体”。[20]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洛克也是赞成这一古老观念,用“合并同一机构”这一术语代表其“一个政治社会”的概念。这种权利机构仍然属于政府立法权管辖。因此,霍布斯和洛克都认为,公民社会是政府的一个方面。
十八世纪,该术语有争议的使用形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反射,尤其是亚当•弗格森的《文明社会史论》。[21]弗格森认为,“公民社会”这一术语有别于拉丁语的“societatis civilis”。这是一个由法律管制的和平、有序的社会。[22]弗格森所描述的现代社会的特征是 劳动力与 "文明礼貌"局外人的 日益 分化 ,显然这一观点更为统一、 激进 ,而又激烈 ,这是 社会 古典 共和制 理想的 基础。 他认为公民社会是一个与国家分离的独立领域。 公民社会能够打造政治势头、建立相关机构、法制与自由,提供人身和财产保护,无需委托朋友或虎视眈眈之人。[23]
二、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公民社会"观
黑格尔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家,他首先将公民社会上升为高度分化的复杂社会秩序理论。 换言之,黑格尔的构想可能是现代公民社会理论的雏形。[24]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25]一书中,他认为“公民社会”(büergerliche Gesellschaft)是公民(Bürger, cives, citoyens)的领域,与“自然”社会或家庭形成对立。 [26]他区分了公民社会作为“伦理性”(Sittlichkeit),其本身是以不同方式使家庭、公民社会与国家三个方面中的家庭/城邦和国家/家庭一体化。[27]根据其分歧(Entzweiung)和表面意义(Erscheinung),将公民社会(büergerliche Gesellschaft)定义为“伦理性”是最具争议和启发意义的。[28]
因此,他根据许多哲学家的观点,如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和洛克,进一步提出“公民社会和国家”这一术语与“政治社会”之间可以互换。[29]但黑格尔认为公民社会与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自然利益”,是为“特殊”利益服务的。就此而言,可将公民社会分为伦理性(Sittlichkeit)和自我利益,也明确表明道德商业社会和社会和平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个新领域。[30]黑格尔的大部分观点都强调了家庭式利己主义和异化理论之伦理生活自然形态的瓦解。[31]事实上,他认为如果没有政治权力,则会形成新的个人社会领域。[32]黑格尔将“公民社会”定义为“普遍独立存在的个体而形成的结社”,个体的自我存在是很抽象的。如果存在自身需求,联盟会根据法律制度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并通过外部组织实现其特殊和共同利益。 [33]
此定义表明个人领域与共同利益领域是一体的。 也清楚表明公民社会与市场或国家不是直接相关联的。因此,公民社会的概念已演变成为市场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中介范围。 换言之,一些传统机构,如学校、基金会、教堂、公共利益团体和社会运动都是在公民大众领域之内。 这些机构无需承担商业抱负的公共责任,这意味着他们也应被视作公民社会的一部分,而非私有领域。[34]正如黑格尔所言,公民社会是“具体个人,他是其特定目标的客体”的领域。[35]事实上,公民社会是“bellum omnium contraomns”,即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其中可以满足自我反省个人的需求。[36]
但是,黑格尔所述的“公民社会”另一层含义是“特殊性的中介过程”。[37]据此,每个个体都需要成为某个特定的物体。他们是以自己利益为目的的个体。也就是说,目标是普遍存在的,然后实现目标。31因此,黑格尔所述公民社会的内涵是人们可以独自追求自身利益的领域,以及人们可以自由参与结社并享受公民结社权益的领域。[38]
黑格尔主要探讨了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中介领域。一方面,需要说明该中介领域是处于“Antisittlichkeit”和“Sittlichkeit”之间。但是,另一方面,显然这是私有和公众领域之间的距离。依黑格尔之见,公民社会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穷人无法改善其生存条件……这导致意志分歧、内心叛逆和仇恨”,[39]这也引起马克思对阶级分化和异化的批判。马克思强调公民社会的对立面,即原子论和去人性化方面;然而,他试图分析需求制度的经济范畴,并深入分析黑格尔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后果的观点。[40]依马克思的之见,重点在于确定公民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41]无产阶级的胜利将取代旧的公民社会,如果没有阶级剥削,就没有政治权力,也无所谓反对公民社会。[42]基于此,马克思另一重要观点是公民社会包含个人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所有物质关系。它包含商业和工业的特定阶段,因此,超越了国家的范畴。另一方面,它必须维护其公民身份的外部关系;主体必须组织自己的国家。[43]
三、结论
本文概述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不同理论,综合社会系统的不同功能,介绍了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起源,尤其从不同理论角度说明了近代历史上国家与社会的区别。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公民社会观,到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公民社会所提出来的不同观点,在这些政治哲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很大程度上证明了黑格尔的国家、社会、家庭三元模式。
[1]魏冰玲(1986-),女,汉族,福建泉州人,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非政府组织管理(NGOs);获得201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渠道出国留学人员,录取文号为留金发[2013]3009号,证书编号为201309350007。
[2] 魏景宏(1982-),男,汉族 ,福建泉州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3] Larry Ray,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ed. Kate Nash and Alan Scott (Paperbac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p.220.
[4]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1995). p.97.
[5] Ibid.
[6] Manfred Riedel, "Gesellschaft, bürgerliche," in 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ed. O. Brunner, W. Conze, and R. Koselleck (Stuttgart: Klett, 1975).
[7]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p.85.
[8] John Keane, 'Despotism and Democracy: The Origi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1750-1850' ed. John Keane and Verso (London & New York: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1993). p.35.
[9]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pp.84-5.
[10] Judith A. Swanson,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in Aristotle's Political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p.5.
[11] Margaret Thornton, Public and Private: Feminist Legal Debates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4.
[12] Judith A. Swanson,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in Aristotle's Political Philosophy: pp.52-55.
[13] Thomas Hobbes, "Leviathan (Edited by Edwin Curley)," (1994).
[14] Talcott Parsons,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1949). p.89.
[15]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p.87.
[16] Hobbes, "Leviathan (Edited by Edwin Curley)," p.131.
[17] John Locke, "Political or Civil Society," in The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1690], ed. by C. B. Macpherson with an introduction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0), chap. 7.
[18] Larry Ray,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p.221.
[19] Ibid., chap.4.
[20] Ibid., chap.19.
[21] John Ehrenberg, Civil society: The Critical History of an Ide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9).
[22] John Locke,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5). p.367.
[23] Adam Ferguson,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ed. D. Forbe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 p.223.
[24]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p.91.
[25]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Hegel: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6] Manfred Riedel, Between tradition and revolution, trans. Walter Wri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apter 6, pp132-37.
[27] Hegel, Hegel: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p.xviii.
[28]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p.93.
[29] Michael O Hardimon, Hegel's social philosophy: The project of reconcili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90.
[30] Larry Ray,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p.222.
[31] Jean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p.95.
[32] Hardimon, Hegel's social philosophy: The project of reconciliation: p.190.
[33] Bernard Cullen, Hegel'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Dublin: Gill and Macmillan Ltd., 1979). pp.73-74.
[34] Benjamin R Barber, "Searching for civil society," National Civic Review 84, no. 2 (1995): pp.114-15.
[35]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Digireads. com Publishing, 2004). p.182.
[36] Ibid.
[37] Cullen, Hegel'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p.74.
[38] Hardimon, Hegel's social philosophy: The project of reconciliation: p.190.
[39]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The phenomenology ofmind," Trans. JB Ballie.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67): pp.149-51.
[40] Jean L Cohen, Class and civil society: The limits of Marxian critical theor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Amherst, 1982).
[41] Ibid.
[42] Marx Karl,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p.169.
[43]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1845)," Selected Works 1(1965): pp.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