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核心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挂名,独著;提供国家级课题一条龙服务,课题上知网,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1281888234(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宝库 > 文科综合 > 艺术文学 >

电影叙述中的亚氏诗学

来源:未知 2019-07-10 15:10

摘要:

  古希腊著名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诗学》深深影响了现代叙述学,也对产生于其后的电影叙述学具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亚氏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于电影叙述中

  电影叙述中的亚氏诗学

  姚婷婷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要:古希腊著名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诗学》深深影响了现代叙述学,也对产生于其后的电影叙述学具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亚氏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于电影叙述中的情节完整和情节反转的影响和借鉴意义,探讨电影叙述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关键字:亚里士多德、诗学、电影叙述、情节、完整、反转

  Aristotle's Poetics in Film Narratology

  Yao Tingting

  Hohai University Wentian Colleg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Poetics, writen by the most famous literature theorist of Greek Aristotle, has greatly influenced on modern narratology and also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textbook for film narratology which appeared later.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ragedy theory from Poetics exerts impacts on the plot integrity and plot inversion of film narratology and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rules we should follow in film narratology.

  Key wordsAristotle, Poetics, Film Narratology, Plot, Integrity, Inversion

  引言

  文学研究领域中孕育出现代叙述学(叙事学),电影叙述学的产生则晚于后。在电影中,叙述指的是讲故事的方法,通常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把事件组织起来——也就是编剧和导演如何把一个故事的原始内核用最吸引人、最有趣的方法讲出来。【1】事实上,电影叙述研究总体上沿用文学叙述的丰富理论资源,在2005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中,学者就定义电影叙述学是依据文学叙事学或符号学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结构的理论。【2】由此可见,电影叙述和文学叙述有一定的相通性,一定范围内,二者都可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叙述,且二者作为两种“部门叙述”都渗透着“一般叙述学”的基本叙述法则,例如中国古典文学“言有物”,“言有序”的叙述原则也被淋漓尽致地使用在地中国当代电影中。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语言模式上,二者皆有相似之处,文学叙述学的许多概念和范式都能自动运用于电影领域。而追溯叙述学的开山鼻祖,我们就无法越过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采取现实主义的观点,对古希腊社会上流传的经典文学作品做了深入剖析,探索悲剧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创作规律,提炼出文艺创作的美学范畴,令大众文学艺术焕发深刻的哲学意思的光辉。亚氏的诗学,堪称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诗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诗”在古希腊文中有“创制”的含义。“诗”的创制,意旨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和缠绵旖旎的文字,正如电影编剧描述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天马行空的景象,二者异曲同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诸多见解时至今日竟仍指导着现代电影叙述中所遵循的原则和创作原理。而他对于完整情节和反转情节的论述也建构了当代电影叙述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二、情节的完整

  在分析电影的叙述结构时,情节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关键词语。国外学者曾这样定义情节,“电影中所有直接向观众展现的时间,包括其因果关系、时间顺序、持续时间、频率和地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事件的安排,是对一个完整的有一定意义行为的描述…一个结构合理的情节,一定不可译随便在哪个地方开始或结束,必须符合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模式。【3】因为如果只有故事,而没有把故事加工成完整的情节,那么对电影制作来说是徒劳无功的。好莱坞剧本创作的宗师罗伯特·麦基对“经典好莱坞叙述结构”(CHNS)做了最好的总结,他认为这样的故事是“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在一个逻辑和因果关系协调的虚幻世界里,一个主人公积极地对抗外界的主要反对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得到一个绝对的、无法改变的结局。”毫无疑问,亚氏诗学的内涵已经得到了丰富的拓展,亚里士多德指出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其各部分一定是按规则排列,因为美跟规则排列有很大关系。强调电影叙述的“逻辑”性与“因果关系协调”正是“规则排列各情节”的体现。“言有序”会使观众缩短对于影片中“陌生化”情节的审美时间,以便观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影片的所“言”之“物”中。

  麦基的叙述方法流行于整个好莱坞,它之所以有普遍的的吸引力自然是因为它的组织叙述方法和人脑组织自身幻想和希望的方式一致,尤其和人们的对于规则排列的审美的一致,这都表现着人类审视美的事物在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上的特点,反之,随意打乱这一规则且不加以铺陈说明,我们的大脑则很难接受。例如2002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这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影片按照时间的顺序从男主角纳什年轻时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数学开始,随后毕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和研究,并在此后的生涯一直与精神分裂症作斗争,直至最后一生的成就终获诺贝尔奖为结局。影片紧扣主人翁,完整叙述了他的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以及晚境,时间轴和空间轴清晰明了,观影中不会对观众造成任何障碍。亚里士多德也确实提出一个作品只描述一个对象,一部戏剧的情节也是这个道理,既然对一个行为的描述,就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行为呈现出来,其中的各个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如果把任何一部分挪动位置或者删除掉,就会严重破坏他的完整性。

  人物传记的叙述通常中规中矩,似乎有时会落人窠臼,诚然好莱坞电影中不少上乘佳作乐于打破陈规在叙述结构上推成出新,然而一旦完整的叙述模式被打破,电影制作者们确实会冒巨大的风险。科幻电影《云图》(2013年上映)试图将叙述分成六个部分,分别发生于1850年、1936年、1975年、2012年、2144年以及人类大毁灭后的未来;每一部分的叙述方式都不尽相同,风格迥异,而这六个故事的叙述顺序又极为罕见——其中五个故事叙述到一半即被中途搁置,而后又按照与原来相反的顺序被补充完整,于是这部影片呈现出奇异的结构。制作这们显然未能掌控好这样的节奏,影片进行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观众就被凌乱的情节叙述折腾得意味索然,耐心殆尽。

  情节的完整性并不意味绝对禁止将情节进行拆分,拆分了的情节必须仍然在电影叙述的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而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应当能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的某个时间明了,或者通过各种拍摄手法给予观众暗示,悬念、潜台词、递进以及节奏都要设置的张弛有度、恰如其分。否则,“重新洗牌”带来的艺术效果只会让观众在众多情节中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罢了。

  三、 情节的反转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特意提及了“反转”, 他认为反转是事物从一个状态转向相反的方面,这是符合或然律或必然律。亚氏还举了《俄狄浦斯》和《林叩斯》中的例子,认为报信人前去安慰俄狄浦斯,解除他害怕娶母为妻的恐惧,并说出俄狄浦斯的身世,报信人的做法是一个反转;林叩斯被带去执行死刑,达那俄斯跟在后面负责杀他,结果达那俄斯死了,林叩斯得救,这也是一个反转。【4】反转的概念进入近代电影叙述学中,外延得到了更大的扩展,成为三幕式电影结构中“转折点”的雏形。

  纵观电影发展的百年,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采用经典三幕式直线结构或者这种结构的变种。西德·菲尔德率先将这一结构系统化,此后则有很多编剧和理论家在他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阐述。尽管并非所有的电影都遵循这一结构,即使遵循也是非常具有灵活性,但是多数好莱坞编剧们都对这一结构十分熟悉,并承认其重要性。

  三幕式结构分为铺垫、发展(冲突和斗争)以及结局和尾声。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最重要的便是转折点。第一幕的作用是给电影“打基础”,核心是对英雄或主人公的刻画,也为观众提供足够的信息。第一幕中的转折点1的作用是通过让主人公应对某种危机,使故事开始进入新的轨道。转折点1和主人公的某些决定性的行动有关,主人公更彻底地卷入其中,情况更加危险。

  第二幕中的转折点二又叫做“真相时刻”,它也会通过给主人公制造某种危机,为电影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但在转折点二中,主人公会意识到他在转折点采取的行动是片面的、软弱的、缺乏原则的,根本是错误的。经过这个过程,主人公通常会在思想上得到升华,获得精神力量,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矫枉过正,朝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在魔幻电影《霍比特人之五军之战》中,孤山之国埃尔波尔的矮人族王子索林橡木盾带领着追随他的伙伴夺回了被恶龙盘踞的王国,重新获得了财宝。影片中的王子索林一开始是被描述成一个贪财、自私又带着王族之后的傲气与戾气,于是在夺回宝藏后影片发生了一个反转,索林拒绝与给予他帮助的同盟们分享宝藏,宁愿修建防御工事与其一战,并对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他的亲戚的求助视而不见。在影片第二个反转出现时候,索林终于认识到财宝对于人心的腐蚀,最终战胜心魔,拿起武器与同伴并肩作战。这时影片到达了高潮,主人公面对最大的挑战,情绪升至顶峰。两个重大的反转推动影片高潮迭起,令故事情节张弛有度,节奏分明。主人公经历的反转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更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随着电影叙述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转折点安排的合理与否往往是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合乎情理的反转往往将影片带向高潮,也会为完美结局埋下伏笔,反之,违背了影片叙述发展规律的反转,或者是破坏主人公性格一致性的不必要反转,则会像一棵叶子枯黄发育畸形的树木安插在一片健康的丛林中一样。

  四、结语

  亚里士多德在外邦游历多年,回到雅典后对当时希腊诸城邦盛行的艺术形式一一探究,终成书《诗学》。据说现存的《诗学》残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 虽然未经过整理加工,些许论证晦涩艰深,学界的注解也众说纷纭,但亚氏论证严密,风格简洁,对西方近代与当代的美学思想影响深远,为其提供了理论构架。尤其是亚氏诗学论述的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睿智地提炼了古希腊艺术创作的精髓,许多合理见解,至今值得借鉴。

  电影永远在叙述,同时永远是被叙述出来。电影是一个有意义的运动的再现,由《诗学》衍生出的一般文学的叙述原则也是普遍有效的。【5】回观我国当代电影的叙述艺术,所谓的剧情片几乎无一例外地被人们诟病,影视创作们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往往把各种流行元素杂糅在一块,剧本创作成了大杂烩,想要面面俱到却往往本末倒置。电影人们总在不经意间就遗忘了电影叙述的初衷,“好好的讲完一个故事”。尤其是一些只看重票房的商业大片,票房爆表的同时口碑却跌落谷底,影片中毫不避忌地充斥着天马行空,杂乱无终的桥段,各条叙述线索也是七拼八凑,四处游离,考验着观众的耐心。千年以前的亚氏诗学已经关注于怎样说故事,他分析悲剧的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展示他的审美意义与价值,更创造性地谈论戏剧的创作技巧,向观众展开论述艺术作品应当传达的美学思想。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们是否也应当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影片本身,最原始最纯粹的叙述这一环节,而非为了制作电影而说一个逻辑低能或牵强的故事,应当是为了叙述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来拍一部电影。

  注释:经典好莱坞叙述模式是指从19世纪初开始支配着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一种普遍的叙事模式。好莱坞的电影模式主要是靠题材的类型化而得以批量生产的,因此,类型电影就成为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的生产方式。类型电影的共同特征为:二元性、重复性、累积性、预见性、怀旧性和功能性。

  参考文献:

  【1】[英]Andrew Lynn著,霍斯亮译. 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00

  【2】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 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Z].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亚里士多德,贺斯拉著. 诗学诗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

  【4】亚里士多德,贺斯拉著. 诗学诗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0-31

  【5】吴迎君,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J],理论争鸣,2007(4):3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