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有爱就会有疼痛----读吕翼的长篇小说《疼痛的龙头山》
来源:未知 2020-08-04 11:27
疼痛是对8.03地震重灾区龙头山最诚恳的表达。之所以疼痛,是因为作者心中有饱含深情的爱。他爱这片贫瘠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所以,吕翼的书名《疼痛的龙头山》是发自内心的,
文学作品:有爱就会有疼痛----读吕翼的长篇小说《疼痛的龙头山》
疼痛是对8.03地震重灾区龙头山最诚恳的表达。之所以疼痛,是因为作者心中有饱含深情的爱。他爱这片贫瘠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所以,吕翼的书名《疼痛的龙头山》是发自内心的,是渗入骨髓的情感体现。他能够在20多天里埋头书写这部小说,足以想见其心灵的震撼和痛苦。面对地震造成的伤亡和巨大破坏,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默默地为逝者默哀、为灾区献出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作家的吕翼,他用心中的语言呈现给我们一部儿童文学。不为别的,只为那心灵深处永恒的纪念,只为给那受伤的土地一份虔诚的安慰。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的,中途没有任何停留。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越往下读,越舍不得那些独具匠心的文字。每一个情节都让人深思,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从乌普老爷到其孙子大洋芋,从大洋芋母亲木香到白洁老师,从普麦(大洋芋父亲)到金大叔(小花娇父亲),包括小花娇、邮递员、小罗老师的细节等描写都充满真挚的感情。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各具特色,鲜活而跃然纸上。加之有小狗犸基及大公鸡棵棵的穿插,使得整个故事催人泪下,生动感人。
我曾经在龙头山工作过4年,对那片土地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当吕翼老师亲自把书递给我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泛起一道道涟漪。我亲自到过吕翼老师笔下的矿洞。从书中所写的情节里,我仿佛又沿着龙头山弯弯曲曲的小路艰难跋涉,经过那棵桂花树,向着那道深深的沟渠进发;也仿佛再次重温当年进矿洞不久被阴森可怕的风吓得魂不附体的惊恐。
一 小说以爱的力量为主线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尤其是白洁老师对大洋芋的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关心,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且她的一言一行都为大家所信服。大洋芋在梦境中感受到母性的温暖,可那只是梦里的母亲。“要知道,白洁老师对大洋芋可好了,妈妈没有想到的,白洁老师想到了。妈妈没有做到的,白洁老师做到了。”大洋芋和小花娇逃学去矿洞差点丧命,白洁老师匆匆赶来;连普麦这种平时在寨子里谁批评他就与谁过不去的人,无论白洁老师怎么说他,他都不会生气;白洁老师叫金云开让女儿小花娇艰苦朴素一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白洁从四季如春的省城来到一个山寨小学,一点没有走的意思,甚至能连吃的、穿的、就是一些生活用品也大多是彝家的;每当普麦对大洋芋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时,只要大洋芋提到白洁老师,普麦就打住,说好!好!那就这样吧!白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子,这个“爱”字的分量实在太重,一是她知道孩子们需要爱,二是教会孩子们懂得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她让大家用“爱”字组词,引出爱的强大力量,进而进入母爱的话题。大洋芋深深感受到“有爱是幸福的,没有爱是疼痛的,渴望爱更是锥心刺骨的。”后来大洋芋听到爷爷念《还魂经》,要求爷爷教他念,功课一落千丈,白洁老师再次家访。其实,她明白,大洋芋太想妈妈了。于是她装作妈妈给大洋芋写信,让大洋芋高兴了一阵,结果白洁老师高烧期间,大洋芋送鸡蛋去白洁老师处发现了真相。大洋芋失踪,白洁老师与乌普去城里寻找。白洁老师本是带着体验基层生活,同时配合小罗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来龙头山的,没想到现状改变了她原有的想法。木香的出走与白洁老师有关,白洁老师的意图是想改变龙头山禁锢的现状,让宝贵的资源走出去,让龙头山的民族文化走出去……这个过程让普麦沉醉于酒中,无所事事;让大洋芋一直想尽办法要去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说之所以设置这样一些错综复杂的情节,重在突出人性的善良,彰显爱的宣言,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可以认为要让大洋芋在艰苦的环境和痛苦的心情中磨练和成长。这种爱在白洁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是无私的爱,是这块贫瘠的土地和所有山寨的人能够见证的爱。
其他人物中,大洋芋对妈妈的思念和爱是无法割舍的,那是一种本能的爱。就普麦本人来说,假如木香不走,他不会借酒消愁的。其实这也反映出普麦内心对木香深深的却又无可奈何的爱。后来的寻找进一步把普麦的寻爱推向高潮。邮递员成了大洋芋连通妈妈心灵的线,连接了相思、亲情、友情、爱情,连接了牵挂,还连接了幸福与疼痛。邮递员顶风冒雨从未间断地送信,还帮人们念信;他扑通一声跪在小罗的坟前读了一遍邮件,一边哭,一边分发报纸、信件、汇款单和包裹,又给那些不识字的人读令人心碎的信件等情境中,无不体现出他对这片土地和乡民的热爱。瘦高和矮胖的改变让人顿觉一惊,原以为普麦不是被砍伤就是一命呜呼,哪知道大家还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尤其地震发生后,两人决定到龙头山做志愿者,帮助救援,还决定帮老百姓种植中草药和花椒。这就是用爱感动更多的爱。乌普老爷至始至终都在念经,他在为寨子消灾祈祷,特别是那《唤魂经》,好像要唤醒一个灵魂的归来。他对儿子及大洋芋的状况只有寄托于经书。而他却永远也见不到那团圆的场面。相反,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爷爷为护住小花娇,自己从此长眠于这片土地。这是爱的惨烈,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默默无闻的小罗和乌普老爹一起,被葬在龙头山高高的山梁上。读罢,有一丝惋惜,却饱含热泪与崇敬。白洁老师最终选择留下来,这是面对灾难过后人性美的绝好体现。犸基看到乌普老爷和小罗即将下葬时若干次冲过去要将他们拖出来;后来整天守在坟头,默默无语,不吃不喝,不叫不闹。棵棵作为爬棺鸡也守在那里。两个动物相依为命,谁也撵不走它们。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感情极致,与死亡相守,与灵魂相守,与爱相守。张老板拿出一笔钱专门解决龙头山地震受灾学生的上学问题,无不体现人间真爱。
二 对环境的思考
大洋芋趁乌普老爹苍老而干涩的诵经声歇息后,在呼噜声中蹑手蹑脚地走出门外,衣袋里裹着刀,仿佛一只小猕猴,来到金云开大叔家门口的场坝里,像个侦察兵,对着那拉矿的卡车轮子一刀又一刀。作为大洋芋幼小的心灵来说,他觉得妈妈的出走就是因为车子搬空了矿山,寨子里的水变浑。所以,他要让这辆车为此付出代价。乌普后来在草地上把木香出走的原因告诉了大洋芋:寨子里原来干净的水变得越来越可怕,小河变得泥黄,甚至变红,还漂着一层铁锈样的东西。妈妈的洗衣服成了问题;妈妈洁白的糯米牙变褐。泉水变味,妈妈不想呆下去。环境的变化源于矿洞的开挖。正是由于环境的险恶,人心随之而变。木香并不是铁了心肠要离开丈夫和孩子,关键是寨子已经不能再挽留她出走的心。加之白洁老师常常给她讲外面的故事,对美好生活抱有无限向往的她离开了寨子。她的离开折磨着许多人,尤其是大洋芋这个骨肉连心的儿子,借酒消愁的丈夫普麦,甚至苍老的乌普老爹。我觉得这就是小说构思的精妙之处。木香的出走引出了好多人和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为爱而寻找的艰辛;看到了大洋芋魂牵梦萦的对母爱的渴望;看到了大洋芋和小花娇的名字与寨子的庄稼或动植物息息相关。当初木香从深圳与普麦来到山寨,用普麦的话是:“除了歌,还讲故事。”故事里有龙头山的奇异风俗,千百年的白银,还有山里的花椒,骏马和羊群奔驰的草甸,清澈如镜,倒映蓝天的河流……木香是个有思想的女人,她不因循守旧;她听了白洁老师的话,她早就发现龙头山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宝贵的资源),这些东西走出去就可以大放异彩;她察觉到了普麦一家生活艰难的主要原因是观念禁锢。可是,普麦的呆滞放走了木香。同时,也让他倍受心理的折磨;第一次坐火车犸基被人连纸箱移走;钱包渐瘪只好打工,去小酒馆喝醉面临深夜的危险。要不是大洋芋唱起《父亲》感动了瘦高和矮胖,真还不知道他的下场。
小说的结尾让我们看到了爱的延续:大洋芋以《爱》为题开始写作文,写给敬爱的爷爷;写给小罗叔叔。那些都是泪水喷涌的文字。金开云和普麦在忙着把灾民的花椒运出山外,回来时从林业局拉回大量的草木种植于龙头山……
总之,小说通过大洋芋寻找妈妈的主线,巧妙地构思了一个彝族家庭在饱受地震摧残的土地上的爱与哀愁。大洋芋代表着诸多儿童对大爱的渴望;白洁老师正是弥补这种缺失的源泉,她的行为必将感动更多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