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成因与趋势
来源:未知 2020-08-18 12:02
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其艺术消费过程具备一定周期性,研究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成因与趋势。从历史和消费动机两个角度分析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成因,在我国不同历
艺术论文: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成因与趋势
摘要: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其艺术消费过程具备一定周期性,研究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成因与趋势。从历史和消费动机两个角度分析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成因,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动机影响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形成;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发现其具备年龄、学历、消费水平、社会性等特征,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能够形成固定的较短的消费周期;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受到社会整体经济的影响,会随社会经济的波动而波动,以目前形式来看将会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
关键词: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经济波动;艺术形式
1引言
音乐艺术的普及促使其从艺术性逐渐走向市场化,风格形式多种多样的音乐艺术成为消费品,流入市场[1-2]。同时,音乐消费形式也呈现多元化。作为现代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消费是经济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音乐艺术市场核心关注点是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偏好与态度,而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娱乐方式、休闲形态都对音乐艺术的消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经济现代化发展和经济消费结构变化,亟待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音乐产业格局。
消费周期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波动现象,是一种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的居民消费水平表现形式[3]。作为消费波动中特殊的一种消费形态,具有独特性。也就是说,任何两个消费周期都不会完全一样。消费周期是一种交替过程,按照居民消费需求有规律地交替上升或下降。通常情况下,消费周期分为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4],这四个阶段交替出现,国民生产总值与消费周期呈现正相关关系。
目前国内外对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情况研究较少,虽然已有学者对音乐艺术消费情况从多角度、多方向开展统计研究,但并没有对其周期性展开分析统计,因此本文对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加以研究,分析其特征、成因与趋势。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不同年龄段的500位消费者关于音乐艺术消费行为展开统计,回收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94%,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实现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成因与趋势研究。
2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成因
2.1从历史角度看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成因
我国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音乐艺术历史由来已久。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其音乐艺术多为反映社会现象、贴近自然的艺术形式,音乐艺术消费主要集中在统治阶层[5]。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多民族融合,社会风气开放,音乐消费出现一个峰值,在《梁书·武帝纪》中对这一时期中的音乐艺术消费行为从社会各方面展开具体描述,将这一时期全社会的奢靡风气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段历史中我国音乐艺术消费进入一个繁盛时期,上至帝王,下至贫民,过度追求奢侈,该时期的音乐艺术消费主要体现在举办盛大的音乐集会,蓄养大量乐伎和舞姬,开销巨大;至汉唐时期,形成完善的音乐机构,宫廷及政府机构成为音乐艺术消费的主要场所,此时我国音乐艺术消费周期进入繁荣时期;随着清朝末期民国初年战争的到来,社会各阶层饱受战乱的困扰,音乐艺术消费逐渐停止,此时我国音乐艺术消费周期进入一个衰退期,逐渐走向萧条[6]。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音乐艺术消费逐渐进入复苏周期。近年来,数字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音乐存储和播放方式,从只能模拟录音,到如今使用科技手段可以实现数字化录音,减少噪音干扰和音效失真的困扰。音乐艺术的获取也从传统的被动变为主动,受到场地的限制,传统的音乐艺术消费必须亲自进入音乐厅或剧院,而如今只需要一台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听觉盛宴[7]。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家家户户,上网成本降低,主要音乐艺术消费途径是购买专辑和线上音乐,网络的发展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音乐艺术消费。同时国家政府积极扶持音乐艺术消费,音乐艺术消费再次进入繁盛周期。
2.2从消费动机看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成因
当代消费者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质条件得到无限满足的情况下,急需精神养料的灌溉,音乐艺术消费动机各不相同。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浙江省丽水市不同年龄段的500位消费者关于音乐艺术消费动机,统计结果见表1。
表1音乐艺术消费动机统计
动机类型 |
主要动机 |
次要动机 |
|
娱乐消遣 |
频数 |
207.00 |
94.00 |
占比 |
44.04% |
20.00% |
|
消磨时间 |
频数 |
54.00 |
152.00 |
占比 |
11.49% |
32.34% |
|
艺术享受 |
频数 |
101.00 |
94.00 |
占比 |
21.49% |
20.00% |
|
获得音乐知识 |
频数 |
31.00 |
27.00 |
占比 |
6.60% |
5.74% |
|
获得音乐资讯 |
频数 |
21.00 |
17.00 |
占比 |
4.47% |
3.62% |
|
当工作学习的背景音乐 |
频数 |
48.00 |
83.00 |
占比 |
10.21% |
17.66% |
|
其他 |
频数 |
8.00 |
3.00 |
占比 |
1.70% |
0.64% |
从表1可知,消费者在音乐艺术上面的消费动机主要是音乐消遣,占比44.04%,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主要动机是艺术享受,占比24.49%,由此可知,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主要消费动机是消遣;次要动机为消磨时间,占比32.34%,有17.66%的消费者把音乐当背景音乐作为次要动机。这些消费动机促进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形成,具备一定的消费动机,才能在音乐艺术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
3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特征
3.1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年龄特征
年龄段不同对音乐艺术消费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有学者曾说过,人类处于不同的生命时期内,将选择不同的消费重点,因此音乐艺术的消费周期性受到不同年龄段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艺术消费结构也各不相同,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阶段消费者音乐艺术消费占比也相对较高[8-9]。同样使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统计,表2为统计结果。
从表2可知,未满14岁的青少年群体主要音乐艺术消费在内地流行音乐和港台流行音乐范围内,分别占比27.98%和31.4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年龄和所处环境限制,接受本土文化音乐艺术熏陶情况较多,其次对14岁以下青少年群体音乐艺术消费影像较大的音乐类型为日韩流行音乐,占比为19.87%,说明周边国家音乐文化渗透越来越深,青少年受其影响,在该类型音乐艺术中投入大量资金。15-25岁青年群体主要音乐艺术消费花费在西方流行音乐中,占比为35.91%,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收到国内外信息更多,喜好也有所不同;超过55岁的老年群体,音乐艺术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传统音乐和影视音乐这两类内,分别占比29.11%和32.43%,分析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加喜欢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音乐。老年人消遣方式比较少,大多数时间都通过看电视来消磨[10-12],因此对影视类音乐兴趣比较大,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消费在这类音乐艺术内,而年龄越大,对于节奏感较强的日韩流行音乐艺术越不喜爱,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几乎没有占比。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居民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具有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群体,音乐艺术消费周期重点不同。
3.2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文化水平特征
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对音乐艺术消费重点不同,不同文化程度对音乐类型的偏好也各不相同,因此会呈现出不同的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经统计,得出如表3的结果。
表3学历对音乐艺术消费影响
通过表3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的音乐艺术消费投入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决定人们的经济水平、审美情趣、工作时长、文化素养以及职业选择。文化水平为初中的消费者,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对西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在西方古典音乐艺术方面消费几乎为零,同样的,该群体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也有限,不会在这方面消费过多,中国传统音乐消费占比仅为0.19%,初中文化水平的人群主要音乐艺术消费投入为内地流行音乐艺术和影视音乐艺术,这两类音乐艺术分别占比35.53%和35.41%,文化水平较低人群音乐鉴赏能力尚可但具有局限性,无法涉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文化;高中及中专教育水平的消费者相比于初中文化水平的消费者,对西方古典音乐艺术以及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喜好有所增加,但兴趣不大,主要音乐艺术消费集中在内地流行音乐艺术、港台流行音乐艺术、日韩流行音乐艺术这些在音乐市场比较活跃的音乐形式,占比分别为20.17%、15.79%、19.75%总体来说就是社会上流行什么,该类消费者就会在这些音乐艺术上投入资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消费者,对各类音乐艺术消费比较平均,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对各种形式的音乐艺术都具备一定的鉴赏性,在西方古典音乐艺术和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方面投入的消费与其他类别音乐艺术几乎相同,分别为14.95%和16.88%,且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群体工作普遍收入较高,有能力在不同音乐艺术形式内投入大量资金。
综合来看,不同文化水平对音乐艺术消费周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如果文化水平较高,收入较高,则有能力消费,音乐艺术消费周期较短,而文化水平较低人群收入消费能力较差,音乐艺术消费周期较长。
3.3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收入水平特征
教育水平决定收入水平各有差异,收入水平也会对音乐艺术消费造成影响,使用问卷调查法统计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在不同类型音乐艺术的消费,统计结果见表4。
在表4中,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群主要是学生,由于没有工作压力,他们在音乐艺术方面的消费,不是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因此在音乐美术消费中更具选择性,一般都会在符合该年龄段的音乐类型上展开消费,因此西方流行音乐艺术、内地流行音乐美术、港台流行音乐艺术品、日韩流行音乐艺术类的消费投资均较高且基本持平,其比例分别为20.97%、20.10%、19.37%和22.78%,而其他类型的消费则相对较低,但符合年龄段特点;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人群,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所能接受的东西较少,音乐鉴赏能力有限,音乐艺术消费能力主要集中在内地流行乐艺术领域,占40.36%。在2000-5000收入水平的群体中,经济实力较低,但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艺术类型。拥有5000多万收入的群体,一般经济实力较强,相对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审美能力和音乐艺术欣赏能力较高,这一阶段的消费者对各种音乐艺术都有涉猎,按喜好各有偏重,通常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投资较多。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受到经济水平影响较大,如果收入过低,音乐艺术消费周期则会较长,原因是无力负担除生活必须以外的开销,音乐艺术消费时间不固定,周期拉长,而高收入人群通常情况下有足够充裕的经济实力承担高昂的音乐艺术消费,比如参加音乐会、歌舞剧等高消费音乐艺术,通常会按喜好和习惯形成固定消费,由此对这些音乐艺术消费形成周期性消费,且高收入人群音乐艺术消费周期较短。
3.4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社会特征
马克思曾提出著名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音乐艺术消费主体以及对象造成了直接影响,音乐艺术消费不但具备本体价值和审美价值,还可以引深为平面化、无深度的精神层面体验价值,是一种享乐型消费[13]。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意义消费和符号消费逐渐趋向于文化性,因此音乐艺术消费也成为文化社会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音乐艺术文化带动了社会整体消费中的其他消费经济,因此音乐艺术消费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音乐艺术消费在整个文化环境中弱化了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更加强调其产生的附加价值,经包装和宣传,音乐艺术由人群赋予它特殊的价值。经上文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音乐艺术可以代表文化修养、身份地位、社会名誉,这既是音乐艺术本身包含的价值也是人们赋予它的后天社会价值。音乐价值是部分人群通过音乐艺术消费获得社会认同感的体现,因此这部分人群对音乐艺术消费形成周期性,需要固定出现在音乐艺术消费群体中,才能达到他们的消费目的,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群对音乐艺术形成周期性消费并不完全由于爱好或需求,而是社会性消费而形成的一种周期性消费[14]。基于这种需求,越是高消费的音乐艺术需求越被追捧,但同时,这种被赋予“高雅”、“高端”、“高贵”、“时尚”等诸多符号的音乐艺术本身就是由这些有需求的人群定义的。
音乐艺术附加值由实时性和表现方式两部分组成,在对音乐艺术消费时,将音乐艺术附加值符号化,使音乐艺术具备某种被大众认同的符号含义,所以,将音乐艺术附加值符号化是其音乐艺术附加值的表现方式。但具体来说,并不是把音乐艺术看作一个符号,而是消费者不止关注音乐艺术本身表达的价值,而是更看重其附加值,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已经不是消费的主要目的,往往是鉴赏音乐艺术时所展现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深度才是消费者的主要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消费者愿意形成周期性音乐艺术消费,以满足其社会交际和社会地位所需展示的音乐艺术附加价值。
4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趋势
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主要元素,音乐艺术具备娱乐、商业、教育、审美等社会性较强的功能,因此日常生活中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巨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音乐艺术市场也受到冲击,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也受到影响,出现不平稳波动。总体来看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发展趋势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性,如果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则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也较平稳,但是如果社会经济陷入低迷,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也将进入低谷[15]。目前来看,整个音乐市场中,缺乏高质量的创新的音乐艺术作品,消费者在选择时也会对新鲜优质音乐艺术更加青睐,消费者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才能保证音乐艺术消费周期性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
5结语
从古至今,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一直存在,受到政府、经济和消费者需求的影响,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成因变化多样,因为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促成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音乐艺术消费具备很多特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受社会经济影响,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波动。
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能够反映消费者和社会发展的很多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从经济宏观调控的角度分析音乐艺术消费情况,更为细化的研究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波动稳定因素,向各相关部门宣传提高音乐艺术消费透明性的重要性;虽然音乐艺术消费能够刺激社会经济发展,但也需要注意整体市场经济,降低音乐消费的通胀可能性,将音乐艺术消费的周期性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