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核心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挂名,独著;提供国家级课题一条龙服务,课题上知网,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1281888234(微信同号);

“互联网+”论文发表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生态系

来源:未知 2020-03-23 18:11

摘要: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志愿服务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志愿服务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新模式。希望能够借鉴“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生态系统的重塑与变革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动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志愿服务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志愿服务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新模式。希望能够借鉴“互联网+”思维模式和行动,探索互联网和志愿公益跨界合作的路径,让互联网与志愿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志愿服务;生态系统;重塑与变革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论文发表志愿者、项目、资源以及规范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一个成熟的志愿服务环境,应当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很明显,高校在这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的确,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志愿服务应运而生。

  本文希望能够借鉴“互联网+”思维模式和行动,探索互联网和志愿公益跨界合作的路径,让互联网与志愿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一、高校志愿服务遇到的发展瓶颈和面临的困境

  现代志愿服务理念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同时美国也是现代志愿活动的发源地之一。欧美志愿服务工作发达,已建立起科学而富有成效的体制机制,学者研究也成果较多。

  以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启动为标志,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已有20多年。为促进志愿服务发展壮大,政府出台了论文发表许多扶持措施。团中央与地方政府成功举办两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赛会已成为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新常态”,已打造成全国性志愿服务综合平台。比赛反映出高校志愿服务是重要力量,但是转折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规范学生志愿服务工作,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深化志愿服务改革,创新服务方法,探索服务路径,构建良性生态环境,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互联网+”行动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志愿服务应运而生。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推广应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的通知》要求,我们可以大力推进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建设高校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推动志愿服务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志愿服务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新模式。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引入“互联网 +”概念,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探索,如夏心怡的《“互联网+”时代 下高校志愿服务新格局》,周学智等的《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以现状调查居多,具体问题解决偏少,且在现状调查方面雷同度高,现状问题调查情况相似;调查范围多以具体某一区域或某一高校的个案研究,缺少较大范围的乃至全国整体情况的研究,普遍性及信服度不高;问题解决,多一般性原则,少具体解决方案;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少,只有少数学者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

  从国内外志愿服务教育研究历史与现状看,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精神的多学科多维度研究已有多年,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大多以青年志愿服务为主题,停留在案例或经验性研究上,缺乏对高校志愿服务本身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亟需探究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变革固有思维模式,重塑高校志愿服务生态系统,以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推动志愿服务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实现高校志愿服务与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二、“互联网+”对高校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志愿服务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新模式 ,扩展了发表论文发展空间和渠道。分析“互联网+”思维模式和行动对重塑和变革高校志愿服务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始终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对高校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理论价值: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志愿服务教育资源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的应用研究;充分挖掘互联网和高校志愿公益跨界合作的有效路径,契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

  (二)、应用价值:有利于创新高校志愿服务载体,增强志愿服务成效;高校志愿服务作为特色学生活动,对于高校实践育人、思政教育改革、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三、针对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策略和具体路径。

  解决高校志愿服务遇到的发展瓶颈和面临的困境等问题,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关键在于制度化。近一年来,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等部门多次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并号召各高校加快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工作,并探索与规范志愿者注册、认证、培训、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和具体路径。

  (一)、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志愿服务动态管理;

  1、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标识体系。

  标识体系包括:昵称、logo、手势、队旗、队服、队歌六项标识,其倡导核心是青春与奉献。标识体系可以让高校志愿者更有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塑造高校志愿者服务品牌,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打造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并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记忆。

  2、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实践学分管理。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实践学分管理。学生的志愿服务记录应如实完整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3、借助新媒体工具开发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互联网+”志愿服务打造“PC+手机端”志愿服务信息平台,让志愿者快速实现注册,在高校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实现志愿者资源共享,以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二)、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重视志愿服务策划和宣传工作,完善多类型志愿服务平台

  作为承载“互联网+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一网”、“一微”、“一热线”、 “一云”、“一校”、“一刊”、“一报”、“一中心”(即“高校志愿服务”网站;志愿者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手机APP等移动媒体;“雷锋热线”; 高校志愿服务社会资源整合云平台;志愿服务系统培训指导平台;双月刊《志愿服务·时刻在线》;志愿服务校报;志愿服务活动中心)这8个志愿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起了“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模式。这“8个一”平台,构建起了高校志愿服务的生态链,为高校志愿者和组织实现数据共享、项目对接、协作共事及参与交流,提供了高效畅通、及时稳定的便捷通道。以最高效的形式实现志愿者、服务项目、服务对象的三方对接,将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分散的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到云志愿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项目与需求达到智能有效精准对接,实现志愿服务“私人定制化”。

  (三)注重志愿者认证考核,落实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内生动力

  实行学生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根据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认定其为一至五星志愿者。制订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综合考评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并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估体系。落实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例如,充分利用志愿者微信圈互动,延伸学习工作生活“朋友圈”,激发志愿者内生动力。一是转发链接,见贤思齐。通过转发兄弟高校、发达地区成熟、优良的志愿服务工作方法,及时向“圈内朋友”传播和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二是头脑风暴,答疑解惑。就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索和改进志愿服务工作方式方法,集思广益破解难题;三是选树典型,区域推广。通过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引导志愿服务组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投身高校志愿服务建设,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四)建立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平台,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克服”志愿失灵”现象,防止“外行帮忙、越帮越忙”,必须进一步优化对志愿者的培训。在高校开设志愿服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开展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在“高校志愿服务”网站开通“培训专区”, 提供志愿者培训拓展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课件的下载,使志愿者足不出户完成受训过程,扩大受训志愿者覆盖面,多策并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本研究试图挖掘互联网和高校志愿公益跨界合作的有效路径,使高校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并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记忆;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和行动对高校志愿者、志愿服务资源、服务载体等方面的深入影响,规范组织建设,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重塑大学生志愿服务生态系统。“互联网+”,让高校志愿服务和队伍建设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借力“互联网+”助推,志愿服务“生态系统”的集聚效应使高校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让我们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志愿者精准有效的服务。当志愿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既有无限的想象,也有无限的可能。不可置否的是,志愿服务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必然行稳致远,将把志愿精神的种子广泛散播,遍地花开。

  参考文献

  [1] 周学智,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

  [2] 李滟.微媒体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12)

  [3] 潘艳艳.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 夏心怡.“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志愿服务新格局[J].青春岁月,2015,(10)

  [5] 杨悦.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困境与出路 [J].常州理工学院学报,2014,(10)

  [6] 成卫卫.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青春岁月,2015,(11)

  [7] 王锐兰,王恬.国内外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研究进展及评价[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1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