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EI会议国际英文普刊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独著;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916148(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宝库 > 文科综合 > 人文社科 >

淡極方知艷---試論《備忘錄》的多重訴求

来源:未知 2019-05-28 09:40

摘要:

  黃繼持教授為古蒼梧的《備忘錄》作序的時候提到:「滄桑感的由來,不僅來自文壇,還有自世道,自政局,自理想之昂揚與傾墜,自香港本身角色的演變。於是『備忘』也就成為了不

 淡極方知艷---試論《備忘錄》的多重訴求

  黃曉珊 HUANG Xiaoshan 學生編號:11361136

  摘  要:黃繼持教授為古蒼梧的《備忘錄》作序的時候提到:「滄桑感的由來,不僅來自文壇,還有自世道,自政局,自理想之昂揚與傾墜,自香港本身角色的演變。於是『備忘』也就成為了不無傷感的回顧了。」世易時移,當「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時候,誰的心頭不會蕩起陣陣傷感的漣漪。但《備忘錄》除了傷感的回顧,潛藏在文本下的還有對人性的探尋、對歷史的記錄和對文化傳承等三種希冀和訴求。本文將通過對文本的細讀分析,解讀作者淡極方知艷的藝術追求。

  关键词:傷感;回顧;人性;探尋;歷史;記錄;文化;傳承

  引言

  與我們日常那種能夠幫助記憶,能簡單說明主題和事件的備忘錄不一樣。古蒼梧的《備忘錄》是一本散文集,也是其中一篇同名作品。黃繼持教授在1994年受邀為古蒼梧這本散文集作序的時候曾提到:“「滄桑感的由來,不僅來自文壇,還有自世道,自政局,自理想之昂揚與傾墜,自香港本身角色的演變。於是『備忘』也就成為了不無傷感的回顧了。」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縱然時光走得緩慢,流得悠然,依然無法從過寬的指縫中留住它。無論是人生的書寫,還是歷史的記載,那泛黃的紙上,總有一種莫名的無奈與傷感。那滄桑便在我們不經意的回眸中,猶在傷感無奈地剎那爬上了我們的臉龐與雙鬢。時間是平等的,古蒼梧也并不例外。

  如果我們僅抓住「於是『備忘』也就成為了不無傷感的回顧了。」去置喙黃繼持教授,便顯得我們的淺薄來。我們大可將這一句看成是黃繼持教授和古蒼梧兩個老朋友之間的調侃。因為黃繼持教授隨後又說:「但傷感不免小家子氣,所以作者筆下,反而更多寧靜之美。」[1]經過時代的幻變,政局的動蕩,在尋求公義和真理之時,歷經理想和膨脹的激情跌落谷底的創傷,連熱愛的土地都陷於自身身份認同的迷茫之時,一個熱血青年怎能不對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人生感到彷徨與滄桑呢?黃繼持教授作為古蒼梧的老朋友,目睹他從人生路上的趄趄趔趔再到鳳凰涅槃的寧靜美好。一切都過去了,「於是『備忘』也就成為了不無傷感的回顧了。」便成了兩人彼此之間無奈心酸的一笑。「人始終無法擺脫歷史環境的制約,愛荷華可以說……對我生命發展也好,寫作發展也好,那是一個轉捩點,所以我回來香港以後,對《盤古》的工作,有更大的熱情。」[2]在愛荷華經歷過第壹次挫折洗禮之後,古蒼梧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壹方面,青春的余熱讓他對國家熱愛依然,但對當局的政治遊戲卻灰心失望;另壹方面他希望不要迷失自我,匡救彌縫,將更大的心力投放在文學工作上去。至此,古蒼梧作為一個文學人,思想上顯示出對文學根源認同的萌芽。

  《備忘錄》中的一篇同名作品,是以1989年的政治事件為背景的一個破碎的愛情故事。古蒼梧運用高超的碎片化敘事策略,猶如蒙太奇一樣的電影手法,突破了傳統小說敘事的線性結構。故事利用時空錯置和雙線敘事,令文本成為恣意拼貼的拼圖,完美地將背景、人物和故事如同扭結的床單一樣結合在一起。《備忘錄》無論在文本上還是思想主旨上,都能對古蒼梧的思想轉變窺知一二。

  對人性的追問與探尋

  「雖然,『現在心』疊印於『過去心』之上。」[3]愛國心依然,但古蒼梧經歷過1970年的保釣運動后,政治對他精神和思想的衝擊,令他在1989年又一次政治地震的時候能夠保持冷靜,而不再是大無畏的向前衝。或者他已經明白:政治豈是簡單的事,政治遊戲又豈是普通的學生與文人能夠玩得起的。他為曾經的自己感到失望,也為淪為政治遊戲犧牲品的學生與文人感到悲哀,更為家國的政治前途感到迷茫。所以他拿起錚錚鐵筆,拷問所謂的「人性」在哪裡?「以人為本」又在哪裡?

  (一)人物的悲哀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或許便是古蒼梧的代言人吧。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壹往情深和千依百順換來的只是女主人公的忽冷忽熱和若即若離。文本中出現過八個不斷句的段落。不斷句的段落,讀著令人感到急切與緊張,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牽掛、愛戀、憂心與肉欲都深藏在字裏行間。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那種恨不得揉進身體裏的形象躍然紙上。但愛情之所以會破碎,只是因為「連握著她的手的慾望都沒有了」[4]相對于男主人公的狂熱,男主人公之於女主人公不過是「水泡」,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每次我下來,你總有小小的抱怨,然後親密地纏在我身上。」[5] 「現在卻可以個星期都音訊全無。我好像已在你的世界慢慢淡出。」[6] 「 你不說話了,兩片唇把我的兩片吮得火辣辣的,彷彿焊接一起,分不開了。」[7] 「 難怪你讀了毫無反應。你睡得愈沉,我的恐懼愈深:我彷彿已抽象地失去了你」[8] 梅花間竹一樣,女主人公如同逗弄小貓一樣逗弄著男主人公,終於在男主人公沒有答應為民運捐款的時候,女主人公怒了。於是,他們不過是偶然相遇的兩尾魚。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愛情故事,因為作者「恍如實驗電影」[9] 的創作手法和特殊的政治背景,讓人不得不高看一眼。或許愈是普通愈是隱喻深沉,又或許這並不完全是一個愛情故事,再或許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試著將男主人公作為學生,女主人公作為政治當局?但無論如何解讀,男主人公悲哀的結局應該是具有可預見性的。

  環境的冷漠

  1989年的「六四」事件震驚全球華人界。無論背後是什麼勢力,是什麼立場,只要還有良知,都應該對此悲劇表示深沉的哀傷。然而,「因為媒介的宣傳說有歌舞節目表演,實在使人聽來不是味道。」[10] 流行音樂、歌星、電燭光的買賣、鎂光燈下的中年婦女……人性在「六四」事件的死難者中光芒綻放,也在這些政治冷感的人們身上漸漸流失。「『支聯會』對群眾心裡的估計無疑錯了,卻不必深責;畢竟這個日子是應該想盡辦法使大家不要忘記的」[11]正是這種最不人道的感受悲劇的方式,以旁觀者的態度,複製傷痛,遙望悲劇。連古蒼梧的反諷或者也挽救不了這些流失的人性。

  死於政治遊戲底下的學生並不可悲,因為他們為中國的學生運動發展進程的畫上了燦爛的一筆,重於泰山。悲哀的是本以為在大後方支持他們的人們因為他們這燦爛的一筆,載歌載舞慶祝他們的死亡。這種對生命的不敬,是否可以算是對死難者的背叛呢?

  「《載道與言志》文中說:『無論是「寡人」的「平等」式專制,或是「眾庶」的「民主」式專制,對個人尊嚴都產生了致命的戕害。』」[12]無論是國家制度、政治當局還是人民群眾,都無法脫離這個規律。兩種社會制度覆蓋了整個國際格局,要做到無論大的格局還是小的環境都褪去冷漠,實現真正的「以人為本」又談何容易呢?真正的「人性」和「以人為本」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實現,古蒼梧也在不停地探尋著。

  歷史的記錄與翻閱

  (一)記錄個人

  古蒼梧在《雙程路》中明確表示過「歷史會留下一些歷史教訓,希望下一代或者我們自己在未來可以記取這些教訓、記憶。」[13]備忘錄此時也就真正實現了它原有的功能來,是為了作者對歷史的記憶。每個人都是平凡人,不一定有傳奇的人生,但都應該讓人生燕過有痕。正如古蒼梧喧囂和繁華過後,或許也曾經在「左」與「右」之間徘徊過。但風雨挫折之後,人生的歷練讓他無懼無畏和無悔。因為反省和思考之後,他開始自覺。

  身處香港的我們只是從理念層面去了解它,而那實際的、活生生的、

  有血有肉的現象,我們不是身受,所以會通過理念和意識形態本身的思考

  去批判它或肯定它,將它合理化兩種情況都有。[14]

  既然不能身受,只能意會。在不能真切的體會大陸彼岸的對與錯、罪與罰的時候,又何必將自己打造為拯救社會的聖人?關心自我,關心腳踩的這篇土地或許是更好的出路。古蒼梧開始將自己的人生寫入《備忘錄》,開始對本土文學有了真正的執著,開始對自我的文化根源認同有了真正的自覺。所以才會用更大的熱情,為《盤古》工作,為發掘香港文學內蘊貢獻自己。

  (二)記錄歷史

  《備忘錄》是以1989年的政治事件作為背景開展得愛情故事。細節是否真實?批判是否公正我們並不是史學家,並不能三言兩語作出任何評價。但其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對於史實的記錄,它能夠為歷史提供另外一種聲音。所以歷史的記錄,是為了讓後代翻閱和借鑒。是以唐太宗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電車載著前人詩句,也提供另一種溫婉的提醒,讓我們超越流變附帶

  的虛無。倉皇與希望,到底多少流光,多少幻象,關鍵仍在於足下的接續。

  [15]

  1989年距今26年。26年來的歷史記載是否有讓政府聆聽到人民的聲音、意識到人民的需求,可能是有的,只是這種可能可能也只是可能而已。畢竟民主還是有階級性的。目前的民主,也仍然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工具而已。階級的消除,才能醞釀出真正的民主,而這種民主距離我們或許還是很遙遠。「頹廢和革命本來就不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兩回事」[16]古蒼梧的《備忘錄》便是革命的另外一種方式,雖然頹廢,仍然懷抱希望,歷史的進程是無法改變的。

  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本土文化的覺醒

  港澳台的文化根源在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香港即使成為英殖民地之後,這種文化根源依然潛藏在被資本主義覆蓋的地表之下。20世紀60年代后,香港的后殖民主義明顯。在后殖民主義和對中國政治疏離的情況下,香港開始了文化認同和身份探尋之旅。古蒼梧作為同年代自我覺醒的作家之一,也成為了香港本土文化覺醒的典型。

  「僅僅是一方一方的字粒,以微小而仍可隨意速讀或略讀的形狀,有氣無力地、不太在乎地抓住它賴以生存的紙業。」[17]這種「文化沙漠」的情景到了20世紀的70年代已經不復存在。知識分子在動蕩的政局沖擊之下,對自己不洋不中的身份感到尷尬。根植於中國版圖,卻又受著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五斗米」,面對家國、面向國際的時候,底氣難免不足。於是他們第一次有了「我是什麼人?」「香港人是什麼人?」的疑問。這種疑問在身份探尋之後,很多人都有了自我的覺醒。而古蒼梧的覺醒就是「我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

  「在時代的衝擊之下,艱難地從事新文藝工作。在沒有商人肯把廣告登上新文藝刊物的打擊下去籌辦同人雜誌,哪怕只有一兩期的壽命也好……」[18]這無疑是古蒼梧的真實寫照,從學生時代的《金線》再到青年時代的《盤古》和《文美》,都是他和友人一起出資出版的。這種為文學工作不吝自我的精神貫穿古蒼梧的一生。其實古蒼梧的自我覺醒一直都存在著,而愛荷華的政治與文學衝擊令這嫩芽徹底頂出土面而已。

  傳統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融合發展

  懸浮在時代浪潮中的香港人肯定面臨著多種多樣的選擇。自覺之後的古蒼梧也一樣面臨這樣的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放棄美國的工作邀約,毅然翻港,期望完成他挽救傳統文化和發展本土文化的文化使命。「『這三五年內還有機會的,以後就不知道了。吃不飽飯的玩藝,誰還肯干呢?』」[19] 「全劇演法今已失傳,只餘《題曲》一折。」[20] 木偶戲和昆曲的描寫在《備忘錄》裡邊是特殊的存在,一不關乎政治,二不關乎愛情。那豈不是閑段?非也。這是古蒼梧藉著兩段另一種字體的描寫,將自己對傳統文化消逝的惋惜表達出來。筆者認為同時,這亦是古蒼梧的決心。

  如何開展身負的文化使命?所以古蒼梧選擇了將傳統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發展。因昆曲在他的講學過程中較易令青少年學生接受,因而他首選昆曲作為傳統文化的非物質載體。在講學和表演的實踐中,他著意重構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價值體系。採用不同的媒介方式對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進行傳播。希望通過此,「使香港文学萌醒了植根于自身都市发展现实的自觉意识, 并以其都市文学的文化内蕴和多样形态, 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形象」。[21]

  結語

  《備忘錄》當然不會只是純粹的歷史回顧。文以載道和文以明誌向來都是文人的創作追求。《備忘錄》為讀者展現了壹個自我覺醒完畢的古蒼梧,也清楚地展示了香港知識分子為香港本土意識覺醒所作的壹切努力。古蒼梧摒棄壹切色彩,素淡勾勒主人公形象。用樸素間練的文字為讀者臨摹出兩位血肉具豐的主人公,也為讀者描繪出1989年那個動蕩的年代,讓這動蕩的漣漪壹直泛到讀者心裡去。在素淡的文本下,埋藏著作者心裏的多重訴求,即使重詞藻修飾,即使不渲染烘托,古蒼梧依然達到了自己的藝術追求:淡極方知艷。

  参考书目

  [1] 胡冬智:〈论黄春明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语文学刊》,2006年第5期,页26-28。

  [2] 帅震:《原乡的面影——20世纪台湾文学中的原乡意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

  [3] 黄春明:《莎哟娜拉•再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

  [4] 王士琼:〈在卑弱的暗影中——试析黄春明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华文文学》,2006年第3期,页92-95。

  [5]王向阳:〈台湾乡土文学的国家想象和民族认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页147-151。

  [6]尉天骄:〈把教育的痼疾揭出来给人看_论黄春明作品中的教育问题〉《五彩论坛》,19960年第3期,页40-43。

  [7]孙书文:〈文学张力论纲〉《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页20-25。

  [8]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4gt7Bd-d6g3Scg0irirXWtDQFA5Q0QD2Wuyc9dN3Yvhq7E3NV72fnb7wjPGKz6_W9Lrd_joczIFH_RuSGokFc_

  [9]摘自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0937370101h262.html

  習作聲明

  本人在此聲明,除附註所引資料,所有内容皆由本人所著。本人並無轉載部分或全部文字於其他科目之作業,亦無轉載其他科目之作業部分或全部文字於本作業。本人明白學科嚴禁學生抄襲作業,如有違反,願意接受本學院處分。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古蒼梧:《備忘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黃繼持序。

  [2] 盧瑋鑾、熊志琴:《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古兆申訪談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頁99-100。

  [3] 古蒼梧:《備忘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黃繼持序。

  [4] 同3,頁196。

  [5] 同3,頁191。

  [6] 古蒼梧:《備忘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191。

  [7] 同6,頁193。

  [8] 同6,頁199。

  [9] 同6,黃繼持序。

  [10] 同6,頁197。

  [11] 同6,頁198。

  [12] 盧瑋鑾、熊志琴:《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古兆申訪談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頁002。

  [13] 盧瑋鑾、熊志琴:《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古兆申訪談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頁002。

  [14] 同13,頁112。

  [15] 陳智德:《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頁82。

  [16] 盧瑋鑾、熊志琴:《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古兆申訪談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頁002。

  [17] 陳智德:《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頁53。

  [18] 羅孚:《南斗文星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頁210。

  [19] 古蒼梧:《備忘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192。

  [20] 同19,頁195。

  [21] 同19,頁195。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