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要层次理论,浅谈公务员“为官不为”成
来源:未知 2019-06-03 11:15
“为官不为”现象并不是新问题、新现象,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国情、世情、党情的变化,逐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试着从公务员自身出发,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通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浅谈公务员“为官不为”成因及对策
摘要:“为官不为”现象并不是新问题、新现象,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国情、世情、党情的变化,逐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试着从公务员自身出发,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通过满足人性需求,从而充分调动公务员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
关键词: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公务员 “为官不为”
一、“为官不为”概念
“为官不为”是指部分公务员未充分履行应尽职责的行为。表现为在是非问题面前不敢表态,面对各方矛盾不敢上前,风险面前缺乏闯劲,失误面前鲜少担当,歪风面前不敢斗争的行为。在新形势下,向“为官不为”现象亮剑,探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基于需要层次理论,探析公务员“为官不为”现象的成因
公务员具备双重身份,作为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其对作为人的基本需要,同样渴望得到满足,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蕴含在满足需求、弥补缺憾的过程之中。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于1943年出版的《动机激发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在该书中,将人类的需要按照其产生的先后顺序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1.生理的需要,指的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的需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安全保障。3.社交的需要,指的是对友情和团体的一种归属感。4.尊重的需要,表现为得到他人尊重和自己本身具备的内在自尊心。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对生活的期望。这一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先后顺序,从简单到复杂,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较高一层次的需要,层层递进,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1.公务员整体薪酬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激励而不愿作为。从整体上来说,同发达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相比,依旧相差甚远。特别是那些刚刚进入这一系统,处于金字塔体系最底层的公职人员,由于工资水平较低,落差较大,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混日子。
2.社会制度化建设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制而不作为。当前相关政府部门所制定出的行政问责和考核机制,偏重于“显性”的有错问责、政绩考核,而对于部分公务员“隐性”的不作为行为,尚无明确的界定和规制,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从而导致公务员“有恃无恐”的不作为。对于公务员不作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追责制度来进行约束。
3.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作祟,缺乏明晰的职业规划而无心作为。与其它社会职业不同,公务员是一个流动性较小、新陈代谢较慢的职业,职位终身制使得公务员职业匮乏活力,出现人浮于事、敬业程度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权力观”思想,使体制外的大多数人认为只要进入了这个系统,就可以高枕无忧地过着官老爷的生活。等到挤入这个系统以后,便没了进取目标。
4. “口多食寡”的职位提升空间,晋升渠道狭窄而不想作为。提职、晋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可是,我国公务员职位是一种金字塔状,职务和人数是呈反比例关系的。职位越高,人数越少,职位越低,人数越多。越往上晋升的机会越少,发展空间越狭窄。
5. 模式化的因岗设人的选配机制,个人价值无法实现而不思作为。例如,在分配岗位时,由于个人专长和岗位要求不相匹配,业务分工不对口,导致一些公务员到岗后感到无所适从,不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给公务员“为官不为”开药方
“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笔者认为根治公务员“为官不为”问题,应从公务员自身角度着手。
l.提高公务员待遇,“高薪养廉”满足其生存需要
新加坡政府推出的“高薪养廉”,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新加坡曾经是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现如今已政府廉洁,社会风气良好的风向标。能够取得这一卓越成效,除了在立法方面对廉政作出明确而行之有效的部署外,另一个原因是政府推行“高薪养廉”,较高的薪酬水平,使得公务员没有必要贪污受贿、铤而走险。同时,公务员退休养老金同公务员任职期间行为相挂钩,一旦因贪污等罪名被开除或判刑,其养老金将被取消。在我国,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和相关福利制度,对于提高工作绩效,解决公务员不作为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福利可以保障一般公务员能够维持较体面的生活,避免生活上的压迫感,从而能够尽忠职守,抵制外界的诱惑。另一方面,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实现队伍整体的优化。
2.尝试考核不合格“召回”制度,进行安全需要的“负激励”
公务员也有安全的需要,即工作稳定、不被撤职和开除。长期以来,社会大众普遍将公务员视为“金饭碗”,“一朝考上,就如同进了保险箱,只要不犯‘大错’,日子倒也不难混。”现如今,为了治理懒政庸政等为官不为行为,贵州省黔西南州从2014年起开始尝试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制度,截止2015年2月已有1334名不胜任干部被召回。黔西南州有的单位甚至组织“召回干部”军训一天。“召回”制度,使公务员面临被辞退或解聘的危机,倒逼官员保持作为意识。
3.进行目标教育引导,构建社会需要的归属感。
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权力观”思想,认为只要进入了这个系统,便可以高枕无忧的过着官老爷的生活。这一思想,使得部分公务员逐渐迷失方向,失去奋斗目标,工作上消极怠工,无所作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全体公务员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认同组织的行为,齐心协力共同应对问题。
4.完善职位晋升机制.追求理想满足公务员尊重的需要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等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人都是有理想和抱负的,有着施展本领的强烈欲望。为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要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和职务任期制,从而提升公务员的“职位危机”意识,使竞岗前后都能做到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同时,在公务员管理中,对那些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并有所成就的公务员,要对其成就给予肯定,对其先进事迹加以宣传,使其产生积极的舆论效应和榜样示范作用。
5. 建立正确的选拔用人导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我国公务员在分配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员的专长,科学合理的使用公务员,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事择人,量才授职,形成系统完善、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用人机制,让公务员能出类拔萃,充分施展才华。
参考文献:
[1] 郝春禄.关于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调研报告[J]-理论界 2015(1)
[2] 清风治理.“为官不为”需迈过“三道坎”[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5(4)
[3] 石学峰.从严治党实践中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及其规制[J]-云南社会科学2015(2)
[4] 高荣伟.懒官懒政也是一种腐败[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4(9)
[5] 谭艳.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税务机关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J]-金田 2012(1)
[6] 杨玫.王文奎.YANG Mei.WANG Wen-kui 试论需求层次理论在中国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 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