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核心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挂名,独著;提供国家级课题一条龙服务,课题上知网,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1281888234(微信同号);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发展与创

来源:未知 2019-07-11 10:02

摘要: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目前经济市场中的蓝海市场,其客户总量和消费金额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下,如何优化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整合现有金融资源,刺激消费,稳定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

  周阳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230601

  摘 要: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目前经济市场中的蓝海市场,其客户总量和消费金额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下,如何优化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整合现有金融资源,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进行产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金融; 供给侧改革; 大数据分析

  一、前言

  2015年11月10日,在第十一次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目前经济工作改革的重心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同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服务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融合创新”的方针及相关政策措施。作为新型消费金融形式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支持。然而当前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的问题,如业务交叉、监管不力、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在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如何进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即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业务

  目前,在我国提供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既有电子商务企业,也有消费金融公司及商业银行。各类企业所提供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各有特点,也互有交叉,总体呈现依赖传统业务、使用互联网平台的特点。

  (一) 电子商务企业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

  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在电子交易时,通过与银行协议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完成资金转账,包括通知发货信息、接收收货信息、转账买方资金等,通过独立于买卖双方的第三方中介平台来保证互联网消费的安全性。已在全国开展第三方支付的以电商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百度的百付宝等。

  2、互联网消费信贷。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的消费信贷即针对于电子商务平台上已经产生消费行为的优质客户发放小额消费信贷。其信贷的风险评估大多来自于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 2014 年 2 月京东商城推出“京东白条”。2014 年 7 月蚂蚁微贷联合天猫推出“天猫分期购”。2015年4月蚂蚁微贷推出“花呗”个人信贷产品。

  (二) 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

  1、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是消费金融的典型业务,可以针对线上线下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期付款,一般是面向所有18-65周岁有稳定收入的人群,可以受理所有POS机和网上交易,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2、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上信贷业务。目前探索互联网业务的消费金融公司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如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凭借商业银行平台进行线上业务;另一种是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如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通过以提供低息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其本身及经销商库存压力,提升营业利润。

  (三)P2P企业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

  P2P平台主要针对大学生或年轻群体,如分期乐、人人分期、宜人贷等。年轻群体的主要特征是收入较少、消费欲望较强,此类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业务金额小、业务分散,但容易培养平台的忠实用户,形成客户的消费习惯。目前,常见的P2P平台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有分期购物和现金微贷。基于目标客户的成长性,未来此类平台业务有望扩展到更高经济价值的消费领域,如房产、汽车、旅游、留学等。

  供给侧视角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存在主要问题

  信用风险

  信贷审批决策机制

  信贷审批决策机制主要是指以决定客户是否能贷,贷款额度,以及利率定价、还款方式为内容的决策体系。可以说信贷审批决策机制的设计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消费金融审批决策机制应该以银行数据、消费数据、征信数据、税收数据等大数据为基础,各个数据的占比必须通过大数据的计算分析为依据得出。而现实却是,一方面银行类金融机构拥有多年积累的业务数据没有深钻、分析和应用;另一方面,许多互联网企业却以不充分或偏颇的数据为基础来设计的信贷决策机制,缺乏准确的科学依据。

  贷后风险控制机制

  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小额性、虚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造成此类消费金融的信贷多为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借贷。在经济环境向上的阶段,信用借贷的风险较小,且发展迅速。但是,伴随着消费金融的规模扩大,一旦遇到经济下行,则会发生大面积逾期乃至集体停贷。对于没有准备金制度、没有保险兜底、没有央行贷款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来说,无疑会陷入困境。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也会进入倒退阶段。

  资金风险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元。如此大规模增长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对于从业企业提出的最根本的市场诉求是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往往因为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和非银行机构的严格审核制度,大量从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平台获取资金的渠道较为狭窄,无法像银行或是上市公司一样,利用存款和发行股票来筹资。主流方式还是自有资金或是寻求银行贷款资金,其资金成本就会抬高,继而其发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信贷产品的利率也会提升,在市场竞争中就造成了不平等待遇。

  经营风险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特点体现为资金规模化、信贷线上化、消费场景化,在提供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企业中,电商类企业做到了场景化、银行及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做到了资金规模化、P2P企业做到了完全的信贷线上化,各类企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对于消费客户来说,只能选择单一消费信贷路径,降低了客户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服务感受。并且,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用户中,有高端大额客户也有小额消费客户,但在提供的消费金融产品中却没有体现这一点,均采用的是统一信贷渠道、统一利率、统一服务质量的批发式经营策略。长期以往,客户体验下降,不利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四、基于供给侧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路径

  (一)风控体系设计

  风险控制是消费金融的关键,控制信贷资产质量的关键,也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大数据分析。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特殊属性,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是互联网消费金融风控体系的第一选择。鉴于消费客户的互联网消费轨迹是多发的、分散的,因此在建立大数据分析数据库时,除了利用自身消费信贷平台积累的各类数据之外,还要与专业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利用其植根于网购和社交所产生各类网上数据,包括信用卡违约信息、社交网络数据、公共登记信息、电子商务交易记录等,从多角度为客户建立大数据征信数据库,为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提供坚实基础,为决策提供参考,减少信贷风险。

  征信信息分析。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依然是传统的风险控制工具,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级的征信平台、黑名单数据库等个人信用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率。从供给侧来说,风控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第三方独立的信用机构的介入,与国家级征信平台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客观分析客户的信用记录,合理划分客户信用等级。同时,需要将创新的金融类机构建设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改革相融合,使其产生“1+1>2”的效果。

  风险分散机制。除了信贷风险要降低之外,还要有效地分散风险。常见的分散风险的手段有保险和担保。针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可以建立互联网小额信贷保险制度,通过保险公司承保,将违约风险进行转嫁。或者引入担保公司,对于分散的小额信贷产品进行分级打包,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打包产品进行不同形式的担保或保证。同时,还可以进行不同金额、不同对象、不同期限的消费金融产品体系设计,避免坏账的集中爆发。

  (二)资金渠道拓展

  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各类企业,资金成本各不相同。在本文所述的企业中,银行因为可以低息吸收存款,其资金成本最低,同时,银行也是风控最为严格的体系,受准备金制度和资本监管制度等行业规定的约束。其他消费金融公司或电商平台,由于行业监管原因,通常采取的是自有资金、负债、资本市场筹资等方式,但伴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扩大,资金成本必然成为制约该类企业发展的掣肘。

  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渴求资金的同时,传统银行也在寻求着安全低风险的投资途径来扩大中间业务。作为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双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银行之间可以利用行业间统一的监管体系,将银行机构体系、资本市场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串联起来,采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手段,将银行体系的稳定资金投放给具有较强风控能力的合规互联网金融企业。2016年3月25日,由人民银行牵头、国内多家银行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加盟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成立。这一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全行业的互动合作。

  另外,也可以联合保险公司进行资金共担。由保险公司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一起发行信用保险产品。采用这种形式,可以使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借助保险公司的保费投资收入补充资金来源,且资金成本较低,同时,实现保险公司投资多元化的目标。

  第三种途径,可以利用互联网理财平台为消费信贷融资。通过构建自己的资金供给能力,以自营的资金通道+第三方P2P合作等模式,来解决下游的消费分期需求。

  极致用户体验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继而刺激客户消费,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在产品供给方面,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典型业务模式是凭借庞大的客户规模,筛选优质客群进行授信和借贷业务,其用户忠诚度及粘附性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占足了先发优势。 而互联网金融平台面临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效率、快速推广获客,并更好地渗透消费场景。其过人之处则在于风险管控能力,及征信数据的多元化和跨场景适用性。从中长期来看,为了进一步拓展消费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平台与电商的关系应是相互扶持、携手共进。电商平台的用户及场景化优势,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控优势,创立“互联网+金融+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模式,实现与庞大的消费群体的有效对接,优化客户场景消费的流程体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同时,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还应做好消费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消费金融服务的提升。包括基于客户资信水平进行差异化定价、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发货速度、便捷放款流程等。在供给侧竞争的市场上,品牌和服务口碑,是刺激用户需求的重要要素

  五、总结

  消费金融市场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没有大型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深度参与和创新,以传统金融机构的一己之力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注定是不现实的。在供给侧方向,放开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限制,并加大对发起机构互联网基因的重视程度,通过宽进严管,这样才能经由充分竞争和规范监管两重力量促进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参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各类主体,参与市场的途径各异,但总体来说,各类企业整合资源、合作互利;监管机构加大监督;市场政策创新优化才是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供给动力。

  参考文献:

  [1]叶湘蓉.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新趋势分析[J].征信,2015(6)

  [2]龚丹丹,张 颖.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信贷的比较及风险控制研究[J].征信,2016(1)

  [3]李燕桥.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4(3)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