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红色在华夏文明中的特殊地位
来源:未知 2020-12-24 12:0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文明的基础,而红色在华夏文明中对经济的影响是入木三分的,甚至可以说红色在最初帮助人类的祖先摆脱了原始与野性的束缚,是促使文明诞生的颜
哲学论文:红色在华夏文明中的特殊地位
一、红色与经济生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文明的基础,而红色在华夏文明中对经济的影响是入木三分的,甚至可以说红色在最初帮助人类的祖先摆脱了原始与野性的束缚,是促使文明诞生的颜色。根据经济学可知,经济的发展往往借助于生产力的发展。根据历史学、考古学可知,红色是最早被认知,被运用的颜色,是人类进化中最初的颜色,也是全世界公认最早的颜色名称。早在50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火”,“火”被人类用于克服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并且结束了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直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火”是红色的,人们崇拜“火”,崇拜红色,红色带来了人类进化的力量,使人类凌驾于其他物种,亦使生产力得到发展、文明与社会产生变革。实际上,崇拜红色崇拜“火”,就是崇拜光与热的来源——“太阳”,《淮南子·天文》中:“积阳热气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由此可见太阳是原始社会中最崇高的存在,带来光明与温暖,受到崇拜与追捧。人类在获得“火”后,懂得使用“火”去烹饪食物、保温取暖、驱逐野兽,人类觉得自己似乎离太阳更近了,崇拜改变了生活的“火”并且引申到崇拜“火”的颜色——红色。红色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来源为“太阳”,带来了无限生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红色推动了原始人类经济的发展,是使人类在大自然中地位产生变革的象征与力量。
红色是一种原始意向的存在,在火这一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崇拜“火”的红色情节。除此之外,华夏文明的其他因素也影响着人们对红色的热爱。太阳崇拜,火崇拜,凤鸟崇拜,血崇拜最终都造就了红色崇拜。[[1]]红色崇拜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融合了众多神话传说后,逐渐成形的一种集体性的无引导、无意识结果,它不断影响着华夏民族,推动着经济生产的发展进步。
二、红色与政治思想
实际上,红色在华夏文明中除了关于“火”和“太阳”的象征之外,也是“阴阳五色说(阴阳五行说)”中正色之一。红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颜色。赤,即为红色,象征南方,朱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红色不仅仅以变革生产力的象征而存在,更多包含了稳固统治的政治意味。由于阴阳五行说的盛行,红色被推上了极高的地位。所谓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世上万事万物的本源皆起于这五种元素。五色是色彩的本源之色,对应五行,是一切色彩的最基本元素。自西周以来所建立“正五色”色彩体系里的 “正色”,被历代王朝所推崇与沿袭,以此维护了皇权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如记载先秦以前礼仪规制的《礼记》中即有“楹(柱),天子丹”之论。大致意思是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红色的柱子。自西周至明清,这样的建筑色彩应用传统更是得到极大推广,其中包括红色在内的正色更是成为了帝王权贵才可使用的色彩,红色成为了维护政治统治的色彩。色彩本无高低贵贱,但被统治者赋予了尊卑的含义。如若按照现在的说法,红色是和黄色蓝色并称为三原色,即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但是无法用其他颜色来调配出来的颜色。由此可见,作为正色之一的红色,从现代的色彩调和角度看它是不可被调和的特殊颜色,从古代传统观念看它的具象性中可以获得引申的抽象认识,已经被打上深刻的阶级烙印,成为了统治者的工具。实际上,红色的确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影响与作用比想象中更大。
儒家学说自古以来就是统治阶级用于统治民众思想的工具。儒家思想内涵是主张以仁为政治纲领,以礼为等级标志。因此,儒家的色彩观念是极力维护周朝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为正色,并且赋予了色彩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上下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能颠倒,从而在伦理道德上加强了红色的正色地位。[[2]]儒家思想与红色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同儒家思想长期统治华夏文明暗中契合(色彩与形状的关系中,红色同正方形是相配的关系,规整的北京紫禁城鸟瞰视角下方正考究,且红墙黄瓦(见图1),红色墙体冥冥之中同正方形契合)。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在赋予了红色在社会、伦理、道德等不同方面意义的同时,也肯定了红色的美学价值。
红色在中国政治上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早在西周时期,红色就被视作尊贵的颜色,男子以穿大红衣裳彰显其身份地位。京剧戏衣中,作为“上五色”之首的红色,特别是红蟒袍服,就是来自于明代帝王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红色袍服发展而来戏衣。明清两代,对色彩的使用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清代,皇帝在天坛祭祀时,必须穿红色的朝服。红色也成了皇家建筑的主要颜色。北京地区皇家建筑的墙立面表面涂饰为红色,而屋顶多为黄色,为此说,“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具有等级制度的体现。红色和黄色的组合成为颇具阶级性质的色彩搭配,帝王御用,普通民众则只能布衣、“青砖青瓦”。红色因为与统治思想以及皇权密切联系的特殊性,深深烙印在华夏文明的发展长河中,政治上红色是尊贵的地位等级用色,思想上则用以束缚百姓不可僭越。
三、红色与文化生活
除了对经济生产的象征作用以及对政治思想的稳固统治作用,红色最大的影响力其实体现在文化生活之中。自古以来,红色被中国人视为吉祥喜庆之色,一切热闹、喜庆的场合都离不开红色。在中华儿女看来,红色不仅是正色,是尊贵的象征,也还包含着吉祥之意。例如,喜庆之日,不论是权贵阶层还是普通百姓,红色都是主打之色,如新娘婚服(见图2)和花轿仪仗(见图2)、节日的灯笼、春节馒头上的红点等不一而足,充分显示出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 糕饼类食品表面习惯用食用红色素点红点以示“鸿运当头”。
中国文学博大而精深,极具魅力,并且历代的有关红色的诗篇不在少数。红色常为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和意境营造方面放射出自身的独特的光芒。“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里的红给人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欣赏到了江南的美景。同样是红色,在李清照的笔下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却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与感受,这里的红色寄托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朝历代出现红色的文学诗词作品不胜枚举。红色传承着民族的历史,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传承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中国人对红色的感情是特殊的,红色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
结语
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源泉,而作为华夏文明中重要构成部分的色彩又具有特殊性。经过长期发展而来的色彩,在历史、地域、政治、民族、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已经自成体系,在华夏文明宝库中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色彩领域从业者,从精神维度去更加深刻地认识色彩背后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个人学术能力所限,目前本文关于红色的研究尚不完整与准确,仅为阶段性成果,为此后续还将在色彩领域深耕不懈。同时,也期待着更多色彩研究者、工作者和爱好者等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为色彩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通过本文可知,红色在华夏文明中的特殊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个颜色都无法取代的存在,红色即华夏文明,华夏文明即红色。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红色会继续作为华夏文明的代表色活跃于世界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