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核心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挂名,独著;提供国家级课题一条龙服务,课题上知网,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1281888234(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宝库 > 文科综合 > 图书翻译 >

图书馆论文: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来源:未知 2020-08-17 14:34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规范性及系统性较强的工作,结合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基于民俗语境背景,开展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的研

  图书馆论文: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规范性及系统性较强的工作,结合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基于民俗语境背景,开展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首先,起到提供遗产申报地方文献的作用,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为地方资料查询工作提供多元化的查询方式。其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遗产保障机制,采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方式,对图书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规范化整理并归类。最后,推广教育保护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明正确的保护方向。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帮助。

  关键词:民俗语境;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民俗主要是指一个种群或一个社会群体在某一固定区域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或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多辈相传且相对稳定的文化方面的事业,民俗语境是指民族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环境中所体现的不同显示形式,随着目前市场内有关文化行业对于民俗语境研究的深入,有关调研人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开始提升[1]。目前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多种群体、部落在实践中衍生的表演、表述形式、个人技能及与文化传承的有关工具、实务及文化场所等,目前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从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传承空间两种方面进行表达。在传承的过程中,遗产在自然中主要具备人本性、无形性、动态性等特点,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所以无论是文化的创造或文化的传承均是以人类的活动中心为基础的,同时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文化的变革而产生一系列的形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具有一定的非固定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相对规范且系统化的工程,在保护的过程中,需要集结多个部门的力量,才能使国家珍贵的文化得以传承。传统理念下人们任务图书馆是用于存储物质类图书的场所,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基于民俗语境下,开展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的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帮助。

  1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精神进行压缩,并对其精华进行有效的传承,因此,下述将基于民俗语境下,从提供遗产申报地方文献、提供遗产保障机制、推广教育保护理念、指明遗产保护方向4个方面,研究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帮助。

  1.1提供遗产申报地方文献

  结合《非遗普查手册》中有关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以下将从申报地方文献方面,开展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研究[2]。首先,应对遗产的所属地方文化进行前期的调研,地方文献作文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的记录性见证,目前绝大部分的地方遗产均以文本文献的形式存储在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十三五”会议提出的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中写道:“地方文献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蕴藏宝地”,所有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数据均可作为图书馆资源库中收集的关键内容。当社会中人们在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或其他方式积累起来的民俗工艺、民间习俗、演绎文化等,均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并在逐步进化的过程中将实录收入图书馆记载中。其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的过程中,必须配以地方的文献或当地的一些记录为其提供辅助,采用专家调研的方式进行文化遗产历史的研究及抢修,在进行文案调取的过程中,图书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图书馆中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资料的调取,并共同参与到遗产价值的讨论中,进而说明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提供了文献管理,资源存储的功能。使得文化的传承工作进展的更加顺利且详细[3]。最后,随着图书馆技术的逐步优化,应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后期的不断整理,进而可实现搜集资源一体化的效果,使有关人员在进行文化遗产地方文献搜集的过程中工作效率更高,为地方遗产研究部门提供更高价值的文献,提升图书馆发挥作用的延展。

  1.2提供遗产保障机制

  结合图书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的遗产申报文献的作用,从遗产保障机制方面,开展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4]。首先,图书馆自身具备基础的搜集资源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乏一些动态化活动文化遗产,例如:戏曲文化、特殊化的手工制品、民间工艺及一些老人时代传承的方言文化等,部分遗产由于老人过世或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文化搜集等原因而失传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传承的动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会面临最终的流失。而图书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图书馆可利用现代化社会为其提供的多种技术手段,对上述提出的活动性文字以象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同时有关人员也可在走访调查时使用多种记录设备对其文化传承方式加以记录,并刻画成光盘影碟进行图书馆存档保存[5]。尤其在一些民间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图书馆便可直接发挥其搜集的功能,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直接的保障机制。其次,由于图书馆内部具备自身独立的图书馆官方网站,且网站具备资源共享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为一些相关爱好人士提供了文化遗产保障渠道,一些文化遗产传承者在遗产保护中可直接通过登录图书馆官方网站上传非物质文化的视频,起到丰富资源数据库的作用。最后可采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方式,对图书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规范化整理并归类[6]。例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并根据不同的遗产形式及规格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按照评估的重要程度及文化传承程度,对其进行分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后盾。

  1.3推广教育保护理念

  结合上述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文化保障机制,从推广教育理念方面,开展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首先,明确图书馆在市场内的发展趋势及图书馆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形式,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对广大的青少年进行文化传承及国家层面的政治教育,市场内各个级别的图书馆、文化基地均应实施对文化遗产理念的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让国民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中的重要性,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性能,由此可见,在非遗的保护问题方面,图书馆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7]。其次,图书馆作为市场内文化传播最为直接的途径,可采用举办展示会、定期开展教育等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向全社会推广其重要性,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同时可借助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用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最后,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保护,结合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模式,包括横向管理及纵向管理等,在开展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后期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4指明遗产保护方向

  结合上述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的推广教育保护理念作用探讨,从指明遗产保护方向,开展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首先,数字化遗产保护作为图书馆日常保护资源不被外泄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保护方法,其在现代化技术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实际应用中可有效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方向,即可以采用数字化存储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分类及存储,并结合分装的处理方式,将其进行资源的二次整合。这种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故障率较低、占用物理空间小等优势。其次,当有关人员进行资源的抽调或检索时,可直接通过数字化进行文化资源的定位,为非遗的保护提供正确的方向。最后,结合遗产的保护形式及传承方式,图书馆在进行起保护的过程中,可切实际的将遗产内容与文化传播方向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为文化传播提供正确的道路,为有关部门指明正确的遗产保护方向,因此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备一定的促进作用。

  2结束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及流传完成性成为了有关部门的调研重点。因此,本文开展了民俗语境下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从提供遗产保障机制、提供遗产申报地方文献、推广教育保护理念、指明遗产保护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详细研究。为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多元化的保护渠道,树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传承的正确认知,建立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提高人们对其了解程度。在后期的发展中,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尤其在一些民族文化自治区域,采用多种展示方式,使不同区域之间的民族文化进行有机的整合,为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内的可持续传承。

  参考文献

  [1] 关博,王智慧. 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J]. 体育与科学,2019,40(03):061-066.

  [2] 杨洪林. 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境遇与公共文化重塑——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考察中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1):064-068.

  [3] 白俊勇. 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国际立法新进展及其对我国启示——基于对WIPO SCCR《非正式表格》的解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6):107-112.

  [4] 何莽,黄凯伦,李靖雯. 四川兴文苗族旅游扶贫情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6):8-014.

  [5] 唐元超,蒋东升,黄书朋. 新时代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思考——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03):100-103.

  [6] 周建成,张清华,郭秀红,等. 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珍贵文献典藏建设的因素分析——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5(07):31-032.

  [7] 徐爽,韩爽,杨颖,等.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古籍阅读推广创新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9,29(02):65-07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