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论文: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研究
来源:未知 2020-08-06 09:31
目的:将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中,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者240例为研究对象,
医疗论文: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将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中,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者2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两种药物,对照组则按照负压吸宫数常规操作展开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及产后子宫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流产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子宫出血量(138.00±10.1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0.00±10.0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二者在作用机制上存在着协同关系,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流产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早孕;早期中孕引产
药物流产是临床上使早孕得以终止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其优越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最为常见的终止早期妊娠的药物是米非司酮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这种联合用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子宫受损,同时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部分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结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者240例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在21~34岁之间,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120例,经统计分析,两组在年龄、孕期等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早孕者)在服药之前需保持空腹的状态,第一天、第二天晨起均服用米非司酮50mg,12h之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三天晨起口服米非司酮25mg,1h之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留院进行2h的观察;观察组(早期中孕引产者)早饭后2h空腹服用米非司酮150mg,24h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用药之后观察出血、腹痛及组织物排泄等相关情况。对照组则按照负压吸宫术常规操作展开手术,术后在院内观察2h。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各项体征变化,同时测定产后子宫出血量。
1.4疗效判定[2]
①完全流产:患者引导流血减少明显,可以完全排除妊娠组织物,1周后B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正常;②不全流产:患者妊娠组织物排除的不完全,1周后B超检查结果显示其子宫内膜不完整;③流产失败:服药1周后没有任何妊娠组织物排除,B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仍有孕囊,其胚胎仍在继续发育。
1.5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最终统计结果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及流产失败等标准来看,观察组流产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产后子宫出血量(138.00±10.1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0.00±10.0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流产疗效比较[n(%)]
组别 |
完全流产 |
不完全流产 |
流产失败 |
观察组(n=120) |
98(91.7) |
12(10.0) |
10(8.3) |
对照组(n=120) |
75(62.5) |
38(31.7) |
7(5.8) |
3讨论
药物流产是临床上终止早期妊娠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阻滞剂,于人体内在受体水平中与孕激素竞争受体部位,从而产生抗孕酮的作用,同时它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较强,在抗孕酮作用下引起子宫蜕膜变性坏死,进而使胚胎发育基础发生动摇,蜕膜组织变性坏死之后会导致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极大的促进宫颈胶原纤维分解,起到软化宫颈的作用。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类似物,它对妊娠各期子宫平滑肌均存在收缩作用,月份越大子宫敏感性则越强,通过兴奋子宫肌层,达到刺激子宫内源性前列腺素扩张的作用,进而引起与正常分娩相类似的宫缩,促使妊娠产物排除,已达到引产目的[3]。
人工流产过程中患者容易感到疼痛、紧张等,极易出现手术并发症,与手术手段相比,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安全性更高,软化宫颈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很大的痛苦[4]。同时,药物流产患者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较小,可以从最大程度上确保患者的安全。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完全流产98例(91.7%),不完全流产12例(10.0%),流产失败10例(8.3%),对照组完全流产75例(62.5%),不完全流产38例(31.7%),流产失败7例(5.8%),观察组流产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产后子宫出血量(138.00±10.1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0.00±10.0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的成功率更高,对软产道的损伤更少。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二者在作用机制上存在着协同关系,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流产疗效,帮助患者减少产后子宫出血量,同时其服药方法非常简便,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王蓓颖,李晓翠,王海云.复方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终止10~16周妊娠及稽留流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06):499-501+517.
[2]杨红,陈红,王珣,易芸.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系统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04):651-656.
[3]程丽村,范晓芳,吕燕萍,黄紫蓉,陈勤芳,柯豫,刁晓娣,徐军,陆梅,朱昊平,程利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多中心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05):329-333+344.
[4]黄明珠,李金满.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2):122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