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文:剑阁公兴方言的音韵地位
来源:未知 2020-07-25 23:22
剑阁县公兴方言区别于川北其他方言的主要差异就在于鲜明的语音特色,本文描写了公兴方言整个语音系统,并把它与中古音系《广韵》做了比较以窥公兴方言语音的历时发展。
语言论文:剑阁公兴方言的音韵地位
摘要:剑阁县公兴方言区别于川北其他方言的主要差异就在于鲜明的语音特色,本文描写了公兴方言整个语音系统,并把它与中古音系《广韵》做了比较以窥公兴方言语音的历时发展。
关键词:公兴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一、概说
公兴镇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南方,与南部、阆中接壤,距剑阁县老县城(普安镇)60公里,离新县城(下寺镇)有108公里。剑阁县城的方言与西南官话无多大差别,但是公兴方言却与之相差较远,辨识度很高,外地人很难听懂。公兴镇与老县城普安镇之间的几个镇则是处于方言的过渡带,越往普安镇方向走方言则越接近西南官话。公兴方言属于剑阁方言三大片区(剑南片、剑北片及剑西、剑东片)的剑南片区,受南部、阆中影响较大。不仅分平翘舌,还分尖团,这是公兴方言与剑阁县其他方言片存在的最明显的差异,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二、公兴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一)、公兴方言的声母
公兴方言总共有23个辅音声母、一个半元音声母j和零声母
1、北京音系是二十一个辅音声母加零声母,与北京音系相比,公兴方言[fu]与[xu]不分都读[fu],并且没有舌尖中鼻音[n],舌尖中鼻音声母[n]与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声母都读[l],而与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时都读[ȵ]。另外公兴方言比北京音系又多了舌根鼻音[ŋ],“岸”和“暗”都读[ŋɑŋ];北京音系里的零声母“延”和“言”在公兴方言里都要在前面加上半元音[j]读[jiɛ];“午”和“武”都带齿唇浊擦音声母[v]。
2、与西南官话相比,公兴方言多了舌尖后声母[tʂ、tʂʻ、ʂ、ʐ]。古知庄章组的字现基本上以[tʂ、tʂʻ、ʂ]作声母,但也有例外,即公兴方言要分平翘舌但是不像北京音系演变得那样整齐有规律,也有“争”读[ʦən]的情况。
3、除以上差异外,今公兴方言还要分尖团,古精组的字现读[ʦ、ʦʻ、s],古见组的字在洪音前读[k、kʻ、x],在细音前现读[ʨ 、ʨʻ、ɕ]。古晓母字在洪音前现读[x](韵母u除外,与u相拼读f),在细音前现读[ɕ]或[s]。
(二)、公兴方言的韵母
公兴方言共有38个韵母:
1、公兴方言里大量存在韵母[o][æ]以及以它们组成的复韵母。“河”读[xo],“合”读[xɔ],“舌”读[ʂæ],“蛇”读[ʂei],没有韵母[ɣ]。“跌”读[tiæ],“铁”读[tʻiæ],“列”读[liæ],“茄”读[ʨʻi],“姐”读[ʨ i],“爷”读[i], [t、tʻ、l、ʨ 、ʨʻ]和零声母都不和[iɛ]相拼。“郭”和“国”都读[kuæ],“月”读[yæ]。
2、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混淆。[en]与[eŋ]、[in]与[iŋ]、[an]与[aŋ]不分,“根”和“庚”都读[ken],“心”和“星”都读[ɕin],“三”与“桑”都读[saŋ]。
3、“药”读[iɔ],“流”读[liø],没有韵母[iou]。
4、“权”读[ʨʻyɛ],“间”有两读[iɑŋ]和[iɛ],没有韵母[yan],[iɛn]。
5、“靴”读[ɕyi],“翁”读[oŋ],没有韵母[uəŋ]。
6、入声韵尾已经没有塞韵尾。
7、另外,公兴方言发北京音系里的后高圆唇元音[u]时一般不圆唇,比较接近[ɯ]。
(三)、公兴方言的声调
公兴方言保有古入声调,共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公兴话“阴平调”是高平调,调值为55;“阳平调”是低降调,调值为21;“上声调”是高降调,调值为42;“去声调”是升调,调值是24;“入声调”为短促的低平调,调值为22。但是古入声字里仍然有少数字现归入其他四声的,如上表的古入声字“匹”,现归为阳平,调值为21。以《常用入声字表》平声字为调查例字,其中“拉、挖、摸、噎、靴、曰、逼、屐、揖、雹”现公兴话归入阴平调,都读55调;“撒”归入上声,读42调;“察、狭、峡、匣、狎、侠、挟、黠、辖、膜、贼、鱡、勺、芍、嚼”归入阳平,都读21调。
公兴方言声调的古今演变情况如下:
(古) (今)
平 阴
阳
上
上
去 去
入 入
公兴方言共有五种调值,可以判定它有五个调类。古声调与现公兴方言声调的演变规律如下:
古平声的清声母字,今公兴话为“阴平”;古平声的浊声母字,今公兴话为“阳平”。
古上声的清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公兴话仍为“上声”。
古上声的全浊声母字和古去声字,今公兴话为“去声”。
古入声字,不论清浊,今公兴话还是念“入声”。
三、公兴方言音韵特点
一种方言论文的语音总处在演变之中,短时间内不容易察觉,但经过较长时期,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变化。一般来说,这种演变是整齐的,有规律可循的。而不同方言的语音演变又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具有自身规律。研究语音的演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方言语音演变得历史,也便于不同方言之间的横向比较,并对方言的划分起关键作用。下面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分析剑阁县公兴方言古今语音演变得规律。
声母特点
(1)古全浊声母的今读
公兴方言只保留了全浊声母[v],其余的全浊声母都已转化为清声母,如:[v]午武。
(2)古泥来母字今逢开口韵和合口韵则读[l],而遇齐齿韵和撮口韵则读[ȵ],没有[n]声母。如:你娘女[ȵ],来路罗[l]。
(3)公兴方言要分尖团
“分尖团”即是指古精组字和见组字在今细音前读音不同。古声母“精”组字(精、清、从、心、邪)在今公兴话里都读[ʦ、ʦʻ、s]。精读[tsin]、经读[tɕin]、秋读[tsʻiø]、丘读[tɕʻiø]、修读[siø]、休读[ɕiø]、全读[tsʻyɛ]、权读[tɕʻyɛ]。古“见”组的字在洪音前读[k、kʻ、x],在细音前现读[ʨ 、ʨʻ、ɕ]。
(4)古“晓匣”母开口、合口字有混入非组的情况,读为[f],如:胡呼忽读[fu]。在细音前则不太有规律,现大多数读[ɕ],有少数来自山摄合口韵的字读[s],如:虚喧读[syɛ]。
(5)古“知”组字现公兴方言一般读[tʂ、tʂʻ],有少数例外,如:爹读[ti]、锃读[ʦen]。古“庄”组字现公兴话读[tʂ、tʂʻ、ʂ]和[ʦ、ʦʻ、s],其中[ʦ、ʦʻ、s]声母多来自遇摄合口三等、深摄开口三等、臻摄开口三等、曾摄开口三等与通摄合口三等。古“章”组字现公兴方言一般读[tʂ、tʂʻ、ʂ],有个别例外,如:盾读[ten],锥读[ʦuei]。
2、韵母特点
(1)果摄开口一等和合口一等字合流,大多数字的韵母为[o],如:多[to]、左[tso]、河[xo]、摩[mo]、坐[tso]、过[ko]、波[po]。
(2)蟹摄开口四等端组泥组字和止摄开口三等端组泥组字合流,多数字的韵母为[i],如:底[ti]、题[tʻi]、离[li]、地[ti]、泥[ȵi]。
(3)曾摄开口一等入声字和梗摄开口二等入声字合流,多数字韵母为[æ],如:北[pæ]、百[pæ]、拍[pʻæ]、默[mæ]、德[tæ]、勒[læ]、则[tsæ]、拆[tʂʻæ]、窄[tʂæ]、格[kæ]。
(4)宕摄合口一等入声见组字和曾摄合口一等入声见晓组字合流,多数字韵母为[uæ],如:郭[kuæ]、扩[kʻuæ]、国[kuæ]、或[xuæ]。
(5)咸摄开口一等舒声字和宕摄开口一等舒声字合流,多数韵母为[aŋ],如:耽[taŋ]、贪[tʻaŋ]、惨[tsʻaŋ]、含[xaŋ]、帮[paŋ]、党[taŋ]、浪[laŋ]、仓[tsʻaŋ]。
(6)臻摄开口一等字和梗摄开口二等舒声字合流,多数韵母为[en],如:吞[tʻen]、跟[ken]、痕[xen]、恩[ŋen]、烹[pʻen]、冷[len]、生[sen]、耿[ken]、迸[pen]。
(7)深摄开口三等舒声(知系除外)字、臻摄开口三等舒声字(知系除外)和梗摄开口四等舒声字合流,多数韵母为[in],如:品[pʻin]、心[sin]、今[tɕin]、尽[tsin]、新[sin]、斤[tɕin]、并[pin]、钉[tin]、灵[lin]、星[sin]。
(8)臻摄合口三等见系字和梗摄合口三等舒声见系字合流,大多数韵母为[yn],如:均[tɕyn]、窘[tɕyn]、群[tɕʻyn]、云[yn]、倾[tɕʻyn]、琼[tɕʻyn]、永[yn]。
3、声调特点
(1)声调共五个,分别为阴平55、阳平21、上声42、去声24和入声22。
(2)古平声的清声母字,今公兴话为“阴平”;古平声的浊声母字,今公兴话为“阳平”。
(3)古上声的清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公兴话仍为“上声”。
(4)古上声的全浊声母字和古去声字,今公兴话为“去声”。
(5)古入声字,不论清浊,今公兴话还是念“入声”。但是古入声字里仍然有少数字现归入其他四声的,“拉、挖、摸、噎、靴、曰、逼、屐、揖、雹”现公兴话归入阴平调,都读55调;“撒、匹”归入上声,读42调;“察、狭、峡、匣、狎、侠、挟、黠、辖、膜、贼、鱡、勺、芍、嚼”归入阳平,都读21调。
四、结语
通过对公兴方言的调查发现,公兴镇虽在剑阁县辖区,但与西南官话语音差异较大。西南官话及剑阁县大部分地区都不分平翘,但公兴话要分平翘,且要分尖团,并且还保留了部分古入声。另外,毗邻的金仙片区的方言不仅与公兴方言十分接近,还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加之两地在行政归属上颇有渊源,故而若能将金仙片区及公兴周边乡镇方言一并调查更能全面反映这一地区的方言面貌。
[参考文献]
[1]翟时雨.汉语方言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剑阁县志编纂委员会.剑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1992,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H]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
注:本文第三部分与古音的对比系与中古《广韵》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