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核心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挂名,独著;提供国家级课题一条龙服务,课题上知网,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1281888234(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宝库 > 文科综合 > 语言文化 >

语言文化:考虑个体特征的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研究

来源:未知 2020-08-17 13:49

摘要:

  二语写作是一个繁琐的行为过程,学习者在不同写作阶段会通过个体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定向动机流是在目标设定理论和流体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最新动机理论,是激励和支持长

  语言文化:考虑个体特征的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研究

  摘要:二语写作是一个繁琐的行为过程,学习者在不同写作阶段会通过个体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定向动机流是在目标设定理论和流体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最新动机理论,是激励和支持长期二语写作的动机驱动力。为进一步了解不同个体视角下学习者的二语写作特征,本文通过语言学能与动机分析两者与二语写作间的关系,利用定向动机流理论的基本内涵研究二语写作的定向动机流,为干预框架提供先验知识,最终完成考虑个体特征的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的构建,为未来二语写作领域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及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个体特征;干预框架;语言学能

  1 引言

  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是二语写作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项研究的内容不断更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先后形成了社会心理模式、认知情境模式、过程取向模式、自我系统模式和社会动力模式[1-2]。分析导致学习者二语写作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二语写作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其中,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是二语写作研究及模式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研究人员在分析学习动机这一个体差异因素时,充分考虑了不同视角下的情况,发现了定向动机流的重要作用。动机流思想起源于国外,将二语定向动机流定义为一股强烈的动机驱动力或者动机喷发,且可以激励或维持个体长期的行为[4]。

  在对写作的研究中发现,学习者参与写作任务的意愿、参与什么样的写作任务、不同阶段学习者投入的注意力的等多个方面,都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认知和情感等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5]。因此研究二语写作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2二语写作发展中的个体特征

  一般情况下,个体差异因素分为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个性相关因素三个方面,在传统的个体差异研究中,将三个维度分别看作独立的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但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差异因素的模块化研究方式充足的缺乏理论依据和证据证明,因为三个维度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三者之间彼此交互、相互影响、呈动态发展趋势,相关研究应该从动态系统的视角出发,进行个体差异研究,但从根本上讲,研究中保持认知、情感和动机因素各自的独立性是必要的,而且从动态系统视角出发,进行个体差异研究的方法还不成熟[6-7]。因此本文依旧延续使用传统研究的观点,从语言学能和语言动机两个主要个体差异因素方面对个体差异和二语写作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

  2.1写作和个体特征

  利用写作认知模型研究分析写作和认知、动机等个体差异因素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将写作分成三个交互影响、动态循环的过程:构想、执行和监控三个过程[8]。其中,构想过程包括确定写作内容的计划阶段及将想法以文本形式落实的转译阶段。在确定写作内容过程中,写作者从记忆中或写作任务提供的背景中提取相关信息,并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其有序地组织起来;执行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提取词汇项、编码句法和连贯地表达文本三个阶段。执行过程表现为具体的书面表达,即学习者书写或使用电脑打印文本的操作过程。监控过程则是确保由构思表达出的文本充分展现出了写作者最初的全部想法,没有遗漏之处,不相符合之处也将会被修改。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在写作的每个阶段,个体差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1 个体差异与二语写作过程

   Fig. 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process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不仅直接决定写作的质量,对学习者“以写促学”过程的延续也有重要影响。写作行为可以促使学习者充分了解并完全吸收新的语言知识,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从而加快语言自动化系统的形成、知识巩固和假设检验的发展过程,因此二语写作行为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另外,对二语写作的效果反馈也会促进二语水平的提升和发展[9]。在二语学习的各个阶段,学习者由于认知情感和学习动机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另外,图1的过程也表明二语写作者在写作任务初始阶段的内容设定、注意力分配及写作任务研究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其二语学习过程造成重要的影响。

  2.2语言学能和二语写作

  语言学能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认知能力,其对二语写作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加工过程中,因此语言学能较高的学习者在二语写作的“转译”和“监控”两个阶段会展现出较为明显的优越性,而在内容的确定和组织构架阶段影响较小。在构思转译阶段,语言学能高的学习者往往因为高灵敏度的语法敏感性和较强的内容组织归纳能力,能更有效地将概念化的内容进行语言编码。因此,学能较高学习者的二语输出具有更高的语言复杂度和准确度,蕴含更深刻的意义和内涵[10]。语音编码能力是语言学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刻影响着语音编码到文字编码的转换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提高语音编码到文字编码转换的准确度。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可以提高词汇积累量,促进其书面语言产出中词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深表达的内涵。语言学能还可以监控学习者二语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因为元语言意识强的学习者在语言产出监控阶段可以将注意力分配到多个方面,因而更容易发现语言输出中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避免表达出现误差和不足。

  2.3动机和二语写作

  2.3.1定向动机流理论的基本内涵

  定向动机流是一个概念性框架,描述了一段包含追求特定目标及促使目标实现过程的动机参与强烈的特殊的体验。定向动机流这一概念的出现引起了广大学者们的强烈关注,为学者们研究二语写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国外相关学者认为其为一种动机驱使力,且既可以激发并维持长期延续的行为[11]。国内学者则将其描述为“以清晰目标为方向,以个体行为为路径,以完成惯常行为为支点,能引发和支持个体长期行为的强大驱动力”。上述观点表明,定向动机流是一种能够激发并维持个体长期行为的动机驱使力,在其强烈的驱使下,个体能够循着某一路径朝既定方向前进直到目标达成。

  定向动机流是一种隐喻的说法,学者们将强有力且长期持续的动机行为比作墨西哥湾流。墨西哥湾流是世界上影响非常深远的一支暖流,其河流流量巨大,而定向动机流与湾流均属于强大的能量流,无需借助外力也可长期维持其内部巨大的能量。定向动机流的体验实例一般具有固定的模式:个体具有明确的可视化目标,沿着一条具体的动机行为路径发展,在一股强大的动机驱使力的作用下,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改变原有状态,实现既定的目标。

  “心流”被认为是当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一活动或事物时所带来的整体情绪的一种体验。在心流的体验中,其驱使力与定向动机流中的驱使力的相似之处在于,这两种体验中,个体都是全身心投入到既定任务中,目标十分明确,外部的事物则处于从属状态。而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两者在时间尺度上有明显差异。心流理论通常倾向于短期的、一次性的任务,如绘画、阅读等,而定向动机流理论则偏向于长期的、持续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其次是内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心流体验的维持,在于个体原始活动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不断增加,而定向动机流则关注过程的结构和方向,在定向动机流结构中,受明确的目标路径指引,各种活动紧密联系,相互关联,每个活动本身都作为子目标从属于最终目标。最后,两种体验愉悦感的来源存在一定的不同。在心流体验中,目标实现使个体产生愉悦感,而定向动机流体验的愉悦感则源自个体清晰地了解某一活动的完成意味着自己距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是对整体路径的感知促使个体产生了愉悦感。定向动机流理论的内涵丰富而又独特,其丰富之处在于,定向动机流理论在建构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主流二语学习动机思想基础之上,涵盖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动态系统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和心流理论等主流理论的核心思想;独特之处在于,定向动机流理论描述的是一个有着强烈激励作用的多功能建构理论,一方面能从整体上组织动机动力,另一方面又作为一个特殊工具,激励语言课堂中更好地的二语学习。

  2.3.2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

  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都会影响到二语写作目的、态度以及写作价值。从个体层面上看,在二语写作任务中设定的目标决定了个体对任务的态度,而目的与态度影响学生对写作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写作目的和态度也与写作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这两个因素都包含了重要的社会环境。通过以往研究可知,兴趣最初受到外部环境的激发,学习者对写作活动本身的积极感受会增加其参与写作活动的兴趣,因此写作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参与的写作活动类型[12]。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该因素中包含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学生对写作过程的反馈。反馈不仅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还能提高内在动力和写作动机。自我效能感信念的形成和兴趣的形成是相互影响的,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使学生对写作任务感兴趣;相反,对写作任务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

  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和兴趣是完成特定任务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二语写作是一种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它与学习者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它决定了学习者是否愿意参加不同写作类型。此外,兴趣和自我效能感信念也会影响到二语写作的具体过程,但是目前关于动机和自我调节在二语写作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当前主要从母语写作和教育心理学两个方面研究和探讨动机因素与第二语言写作发展的关系。自制力学习行为模型可以解释动机和写作过程之间的关系。该模型中,自我调整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预先计划阶段,就是写作计划。

  为了规划写作的内容和组织结构,学习者需要建立写作目标,使用规划策略来分析任务需求,并收集写作任务的背景信息。学习者分配的注意力和时间在计划的每一步都受其兴趣和自我效能观的影响。下一步是模型的行为控制阶段。由于翻译和计划常常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自我调整阶段不仅与写作的翻译阶段有关,而且也与计划阶段有关。要克服二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成功地运用调节策略,比如控制写作中的焦虑情绪。自主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自主反思阶段,它涉及到写作过程的监控过程,即学习者对写作过程和结果的自我评价。对写作内容与结构的监控与调整,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的过程。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书面语输出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正面的自我评价能给学生更多的写作动机,而负面的自我评价则会降低学生的写作动机。

  3考虑个体特征的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的干预框架

  定向动机流的主要特征和结构有效地促进了二语写作动机,使个体朝着语言确定的目标前进。本文把定向动机流理论对二语写作的启示归纳为三种类型,如表1所示。

  1 二语写作的定向动机流启示类型

   Table 1 Types of Directed Motivation Flow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为定向动机流产生奠定基础

  1. 营造舒适愉快的学习写作氛围
  2. 制定并明确二语写作的目标

正确选择和保护定向动机流

  1. 及时检查和反馈任务过程进度
  2. 增强不同二语写作者的自信

激发学习者生成定向动机流

1)根据个体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及教学任务

  分析表1可知,定向动机流可为二语写作提供多方面定向动机流体验与普通写作体验相比,其基本结构工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有向运动流是一种独立的运动能量流,但其有明确的目标路径引导完成许多不同的任务。若以动力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在定向动力机流研究中,多任务之间并无关联,单任务本身就难以激发动力行为。但是通过该结构框架中看到,每个任务都是独立且有效的子目标,同时,本文将视这些子目标为不同的个体特征,通过整合各种特征通向目标行为路径,因此在构建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时,个体特征的分析所不可缺少的力量装备。

  定向动机流的干预框架有三个区别性组成要素,分别为反复出现的常规行为、常规进度检查过程以及明确的起始点终止点。为更简单地理解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的要素构成和结构特点,本文整理出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定向动机流的干预框架

   Fig. 2 Intervention framework for directed motor flow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结构具有一个起始点。起始点通常受情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目标导向的动力流开始时,独立个体就会有一个与目标达成的愿景目标,并根据明确的最终目标,目标与愿景共同决定有针对性的动机流动的“方向”,促使个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基于上述完成考虑个体特征的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构建。

  4结语

  在二语写作动机的认知研究中,定向动机流理论是一项重大突破。深入的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有利于优化二语写作水平,改善个性品质,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信心,从而产生积极、正面的共生效应。本文通过对语言学能与动机的分析,了解到个体特征与二语写作关系,结合定向动机流理论的基本内涵,构建二语写作定向动机流干预框架,为未来二语写作领域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提供了可行经验。

  参考文献

  [1]高霄, 文秋芳. 思辨能力及语言因素对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 (04):44-50.

  [2]尹洪山. 二语写作中的定向动机流[J]. 外语学刊, 2018,(02):64-68.

  [3]白丽芳, 叶淑菲. 英语二语写作能力动态发展研究[J]. 现代外语, 2018, 41(03):354-366.

  [4]田成泉, 郭坤. 二语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03):56-58.

  [5]马俊周, 陈晓湘. 一语语义特征和二语水平对写作英语与格转换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1(02):124-131.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