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让新生研讨课走向纵深
来源:未知 2021-04-01 12:53
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
教育论文:让新生研讨课走向纵深
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进一步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
一、课程内涵和要求
新生研讨课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形式的课程,以“研究”和“讨论”为主要特色,强调师生互动。其目的旨在使新生体验一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理念与模式。通过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实现名师与学生的对话,架设名师与学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并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训练,增强适应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新生研讨课为16课时,学分数为1学分。学生修读学分可计入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
1.对主讲教师的要求
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和学科前沿课的任课教师须由各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授担任。学术成果突出、教学能力强的副教授也可申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的涉海内陆高校,但对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重任,责无旁待。经验丰富,又有科普潜力的老师才能适应这一新课程论文发表。
2.教学对象
新生研讨课面向大一新生,为使学生在不同学术领域扩宽视野,一般不限定选课学生的学院和专业。这类课程为开放性选修课程,为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限定在15-30人。各门课程的具体人数和上课时间由任课教师确定。
二、新颖的课程内容
新生研讨课教学内容围绕相对稳定的专题展开,避免讲座式串讲;专题广度可涉及任何学术领域,鼓励交叉学科专题,深度介于科普和专业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应适合一年级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避免上成科普课、引论课,又不能演变成专业课,强调以问题为导向,重在启迪思维,激荡智慧。
三、革新教学方式
1.互动为主的教学。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和学科前沿课均以研究性教学为主要方式,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授的主持和指导下,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讨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学过程可根据需要安排讲授、讨论、实验、调研、报告等环节,强调案例、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讲课与讨论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
2.依纲变目
立项时就明确了教学大纲、实施方案,但上课中在课程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要遵守大纲规定的内容,适当变化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和细节,如同捕鱼时根据鱼情变化网目大小。因为有的学生非常聪明,一点就会,那么大纲上的东西就需要变深;如果学生对知识点不熟悉那么就得变成浅显易懂的内容。
3.灵活的考核方式
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原则上不采用书面闭卷考试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工作表现、课外作业及实践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
四、监督和考核
高校深化改革就必须对教师严格要求,如师德和学风,只有身正才能育人。中央成立监察部,来管理党员干部,杜绝腐败和失职。那么学校也应该对所设立的项目进行监督和考核。防止大家都抢开新生研讨课或者吸引力不够没有人申报,学校将责任和权利都提前告示,这种以实际授课内容来实现教改,比单纯的纸上教改项目研究更接地气,而且学校收获两种成果,即学生得到了老师肚里的精华,又得到课程完成后的总结和报告,以及发表相关论文。
1.立项要民主、公开。学校将在各学院申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确定新生研讨课入选教授。
2.奖励的支持。开设新生研讨课是教授的一项荣誉,学校将给予1.5万元/门课的经费支持(与项目有关的考察、资料复印和书箱购买等)。
3.考核评优。学校将把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和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作为学院本科教学年度考核和学院评优的重要内容。
4.监督和观摩。新生研讨课纳入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教务处和开课学院负责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方式包括督导听课、同行观摩、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网上评教等。经综合评定不符合课程规范、未达到教学效果要求的课程,中止其立项及相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