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四位一体”目标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来源:未知 2021-02-27 21:49
毛泽东曾说过“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情感,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情感、意志者,吾人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树
教学论文:“四位一体”目标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一、 前言
毛泽东曾说过“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情感,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情感、意志者,吾人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完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颇为丰富,学生可选项目众多,但是大学生依然感受不到运动的乐趣,体质也始终无法提高,健全人格更是天方夜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上体育课。作为高校体育老师,要全面分析目前高校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努力实现高校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从而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
2.四位一体教学目标内涵解读
2.1享受乐趣
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享受运动乐趣。运动乐趣是指个体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个体能在锻炼中得到的乐趣。体育运动具有任何东西都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普希金曾说过体育锻炼乐趣无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运动带给他无穷的乐趣,无论是田径、体操、球类还是武术都具有独特的乐趣特质,可以带给人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历练和体验,在运动中激烈的身体对抗、强烈的心理刺激、淋漓尽致的情绪释放,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每个运动的乐趣,从中获得快乐、满足和胜利的成就感,这样才能将参与运动的行为变得更主动,更自觉,更热情。将运动的内在乐趣转达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的好奇心,并结合身体实践技术教学,让其感受运动带来的真实体验。
2.2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之初,新式学堂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开展以体操为学习内容的课程,体现了体育在增强体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说过体育之真义,在于增强人民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但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条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管是精神还是机体都需要充满活力和生命力,而且社会环境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体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体质的强化。
2.3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体育最重要的任务。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正常平衡和谐的状态,健全人格就是要促进人的各种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达到各方面和谐的发展的过程。蔡元培曾说过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国民健全人格,而且在强兵富国的立场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见解。他说:“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使学生健全人格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干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的一个过程,体育不是单纯为了锻炼而锻炼,不是机械地重复每一个动作,是要在运动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认识与行为是否需要修正,在这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健全人格。
2.4锤炼意志
锤炼意志是体育的独特功能,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白岩松曾说“体育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伟大。它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足球,或者说让孩子们跑个八百米锻炼一下身体,它磨砺一个民族的意志,改变一个民族的基因,体育的重点不在体,在于育”。体育教育是集理论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个人能力、道德情感为一体的活动,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体育项目一般都具有艰苦、紧张、高强度的特点,体育竞赛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标过程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其勇于拼搏、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
3 四位一体目标下高校体育改革路径
3.1 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
3.3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体育课的任务不单单是指导学生进行身体训练,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教学来深化体育的教育功能,学生只有掌握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实践中的合理性和健康性,才能感受科学训练效果,从而最大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技术教学的中结合理论教学,通过介绍基本运动常识,让学生掌握锻炼中的安全知识,清楚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锻炼后为什么放松,采用那种形式锻炼效果最好等等,从而使学生锻炼身体有的放矢;其次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最后只有自己要用到,才会用心学习,积极探索。因此可以让全班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这样每位同学都会去准备,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锻炼。
3.4提高体育课堂的竞技性
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出于安全考虑,体育课竞技活动逐渐消失,体育课竞技性逐年下降。但是“无竞技不体育”,没有了“竞技性”的体育课就没有了灵魂。自古以来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学生只有在竞争过程中为了目标全力的去尝试、去拼搏、去努力、去坚持,才能提高身体素质,才能获得直达心底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健全人格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让“竞技性”活动重回课堂,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竞技比赛形式进行,来提高教学内容竞技性,50米技术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接力跑的形式,激起学生的胜负欲。其次学校体育竞赛应面向全体学生,学校需要多组织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分院之间的比赛,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如全校短程马拉松比赛。最后竞技性是建立在竞技活动之上的,体育课应该增加对学生自身极限的克服和挑战的内容。
3.5 强调育人价值回归
大学体育教学承担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精神面貌塑造的责任,学校体育育人价值有“育体”和“育德”两个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只注重传授技能和增强体质,忽视学校体育在“育德”方面的价值,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上,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人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重体育精神与体育人格培育,凝练和培育体育精神、创新育人载体和手段,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促进个体发展和指导精神文明建设。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设置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严于律己、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体育教学结果评价,应该更加注重“育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