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核心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挂名,独著;提供国家级课题一条龙服务,课题上知网,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1281888234(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宝库 > 教学论文 >

互联网+教学论文: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探析与创新

来源:未知 2021-04-14 12:54

摘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7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

  互联网+教学论文: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探析与创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7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1]。数据同时显示,中国网民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7%,而学生群体占比就高达24.8%[2]。可见大学生无论是从年龄分布还是从职业分布上看是都是网民群体的主力军。于他们而言,每天的学习、生活几乎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学的时候,也必然应充分考虑到网络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营造教育环境、氛围、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乐于参与和接受的心理健康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预防和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都存在课时安排较少的困境。老师们普遍感到很多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的知识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分享和讨论。如何在较少的课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体验性并能有效延伸到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教学理念,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发表论文

  一、互联网+教学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教学在最近些年已经不算一个新名词,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对其认识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在教学中知道有这样的形式,也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并没有对其形成一个深刻、系统的认知,也未能将其理念有效灵活地应用于教学。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围绕“教与学”,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即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中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如何激励学生学习、如何基于不同环境构建学习以及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学习这些教学的核心问题。它绝不仅仅只是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或是只是单纯强调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而是基于有效促进教学各个环节的,有科学教学法理论论证和支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教师教学发展体系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核心,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又可以极大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教学理念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创新应用

  1.课堂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互动要把教师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转变为学生认为有意思的事。不能因为要求教学纪律或是避免手机对教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一味地隔离学生对手机等移动信息工具的使用,相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学生对使用信息化工具的兴趣来促进教学,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当今的学生本身就出生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是信息数字的原住民,与学生对数字化的接纳和应用程度相比,教师只能算数字移民。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靠拢,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信息数字。比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我们在进行某一主题的教学之前,可以事先通过“问卷星”等网络技术工具,制作好相关问卷,生成二维码链接到教学PPT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的现场反馈与互动,在课堂现场扫描二维码参与对某一观点或已掌握知识情况的投票、选择、答题,学生在手机上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在自己的手机后台就可以即时看到学生答题情况和数据统计,再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需求开展教学。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更高,教学目标更明确,而且让许多老师头疼的考勤问题也可通过学生的手机实名答题一并解决,真正做到了教学考勤两不误。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要善用积极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需求,合理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配合使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心理健康课堂的体验式教学。

  2.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干,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微课只讲授一两个关键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对课堂学习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生的习题练习反馈中发现超过一定比例的学生对某关键知识点理解、应用出现容易偏差,则可针对该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制作微课,使学生可以利用在课后的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对于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许多老师都认可其积极意义,却往往因为担心制作繁琐、成本过高而望而却步。事实上,微课制作工具、程序和花费都非常“亲民”,只需配置一些基础的设备,对教师进行简单培训,教师本人就可以录制完成微视频,只是需要多次的实践即可熟练掌握。但这仅仅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要想得到高品质内容的微课,前提还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如何对微课内容事先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再利用技术的手段去贯彻实施,才是每个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去不断加强和提升的“基本功”。

  此外,还可以将优秀的网络心理公开课、心理直播课堂、公众号等各种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途径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有多种途径获取心理知识、获得心灵成长。总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必然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关注网络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创新和实践“互联网+”这一背景下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心理健康教学发挥更大的功能。

核心期刊推荐